目前分類:跟公關有關 (31)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大師級的策略性思考其實很簡單!

 

怎麼做策略性思考?怎麼寫出好策略?這是我在公司開會、在學校教企劃案時最常被學生問到的大哉問級數的問題。多年來,我一直嘗試著想要怎麼找到好方法來協助同事跟學生能提昇這項能力,看到這本書稿時,很高興我終於找到簡單又清楚的教材了。

 

作者在書中提出了七個要訣來協助讀者們能有效達成具備策略性思考的能力,但我覺得這七個要訣可以再把它拆解成『14+2』的使用法,那讀者們應該就能內化成自己的能力,一輩子受用了。

 

什麼是『14+2』呢?

 

1』就是能夠有策略架構性思考的要訣

 

作者的策略要訣就是『善用理論工具』。書中舉例提到了行銷學中的4P,讓我想到二十幾年前剛從企管系畢業進入公司工作時,主管要我們這些新進公司的組員著手資料搜集後開會討論一個客戶的產品行銷案,當時同事們多半為新聞或語文科系畢業,因此連資料收集的方式都很散漫跟破碎,開起會來也會無法聚焦。受過行銷學訓練的我,自告奮勇做報告,將我以4P結構進行客戶跟競爭者資料收集的結果,提出我對客戶的競爭現況分析並提出行銷策略建議。當時才進公司一個月不到的我,立刻在副總經理及其他主管面前嶄露頭角,但我真的有那麼厲害嗎?其實我只是善用了結構性理論工具來讓自己的思維有邏輯。

 

我常告訴學生,其實『理論』就是一個邏輯策略思維的基礎工具,它不是一個放在課本裡的無聊學術著作,畢業之後就還給老師。就像作者說的,這些架構性工具讓我們的思考或做事情可以不要鬼打牆的重覆,更可以避免丟三落四的遺漏掉重點。至於那些理論工具是最好用的,端看每個人工作領域的適用性,例如我所從事的公關顧問工作,它的重點是組織傳播溝通,所以我就會教同事跟學生要多用『SMCRE』的傳播理論架構,它是一個我們領域內很好用的思考跟檢查表,充份能展現作者期望的不重覆、不遺漏的效果。

 

4』就是能夠辨證性思考的要訣

 

    作者給了我們四個辨證性思考的要訣,就是『為什麼?真的嗎?換個角度呢?所以呢?』。「思考」其實很簡單也不簡單!我們常常把「思考」當做是在「想」,但要想什麼?怎麼想?為什麼策略大師會想出跟你不一樣的東西?就是要有好的思考要訣了。策略性思考的習慣其實是可以透過不斷練習上面四個要訣而做到的,我在家裡也是這樣訓練我的孩子,發現對他的課業跟心性都會有所幫助。我的孩子常常習慣下課一回家進門就要對著我說一堆話,這時孩子的爸就會不斷反問他「所以呢?」,剛開始孩子會愣住為何說話要有「所以呢?」,慢慢他就養成習慣知道陳述事情要有結論,後來他就會先說結論再做陳述,這樣的訓練對他的作文能力也很有幫助。另外,每次只要他看電視或上網發現東西一轉頭對我說「媽媽,我覺得」,我就會問他,「真的嗎?證據呢?你怎麼知道?你不是他、你怎麼知道他怎麼想?」,剛開始他會覺得媽媽很討厭,但因為我會陪他一起把答案找出來或辨證這些他的發現,現在他也能有很好的辨證習慣了,所以孩子都能做到,大家一定都能做到。

 

2』就是強化記憶的要訣

 

    三的秘密、連連看』就是強化記憶的秘密。在我們學會上述兩類思考要訣後,仍然要不斷的吸收新知識,但學來的東西跟學會的東西要怎麼能常常拿出來用呢?人的記憶很奇妙,三個以內的東西是我們最容易記得的,試試看你能不能很快的說出SHE是那三個女生的名字?很快吧!但你講出五月天五個成員的名字的速度是不是就要慢一點?哈韓的朋友能夠一口氣講出Super Junior13個成員的名字嗎?懂了吧!要自己或別人記住事情,給三個或用三個來拆解記憶是最棒的方法。另外,看見新東西時就要想出給它一個編碼,讓它跟你的已知知識做連結,這樣它下次就會很神奇的在你想相關編碼的主題時就自然的會跑出到你的腦中,就像關鍵字搜尋一樣的效果,我自己最愛用這個方法,大家真的可以試試看。

 

    覺得恍然大悟了吧!快打開書好好練習吧!

newliza20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百齡老師轉寄了一篇王文華在聯合報的文章給我,( 2011/02/18 @http://udn.com/)

 

雖然起因是我們最近在討論科技與數位匯流對傳播的影響,老師希望我們或許應該改變對科技看法』,但這倒刺激了我把破壞式創新的相關文章跟相關書籍又拿出來重新思考組織的未來發展.

 

記得1995年因為服務包括微軟在內的許多科技客戶而讓我有機會學習並歸納出科技產業的行銷策略特質而應用到其他產業的思維上,但當時最重要的學習之一就是,科技產業的市場競爭壓力除了是否能取得領先及壟斷型規格之外,更重要的是時間。科技產品推出速度快,如果沒有自己推出打敗自己昨天的新品,可能就會被競爭者擠出排行。

 

但跑太快也未必就贏,2000年時又學到另一個有趣的經驗.

大家不知道還記不記得2000年時最被世界注目的公司之一,並被認為顯學的是誰呢?日本的NTT DOCOMO

當時台灣也推出了GPRS跟所謂的WAP,完全以DOCOMO為師,但是,結果是燒掉以台幣億為單位的幾家公司不見了,或許根本多數人都不記得他們了,DOCOMO也不再是大家討論的話題!

這時期的發展也給了我一些學習,市場上如果只有競沒有合,沒有辦法讓創新成為多數大眾的MUST,新的科技一旦又出來,前面燒再多錢也是灰飛煙滅.

Critical Mass這個名辭解釋了這個現象的意義,不過已經是我2005在研究所才學到的字.

科技業這樣的殘酷遊戲規則,時間已經從十年縮為三年,再到更短.

而且影響所及不再僅於科技產業科技公司,對許多的產業,環境,組織發展...

也都產生了許多不同於過去的節奏與思維的影響.

我當然又想到了一些對組織管理上的新策略新想法,不過就不在這裡分享了

下面是王文華的文章

 

改變遊戲的人 

  台北國際書展剛結束,今年紅的是電子書。

  這一波電子書熱潮,從去年四月iPad上市開始燃燒。影響的不只是出版業,還包括IT、媒體、遊戲等產業。

  蘋果之前的iTunes,也改變了音樂、電視、電影等產業。現在很多人直接在iTunes商店「租」電視節目,任何時、地,在手機上就可以「看電視」。

  像蘋果這樣,用新產品或商業模式,為顧客創造價值,重寫了一連串產業的規則,就是商業上所謂的「改變遊戲的人」(Game-Changer)。

  比如說E-mail改變了通訊的規則,影響了郵政、電話等產業。數位相機改變了照相的規則,顛覆了底片、照相館等產業。

  Game-Changer 的人或公司,不滿於「做得更多」或「做得更好」,而專注於「做得不同」。任天堂的Wii不是把遙控器做得更精密,而是創造一根前所未有的「魔杖」。微軟的Kinect體感技術進一步加碼,完全不需要遙控器。而歐巴馬能贏得總統大選,不是因為他更有經驗、更會募款,而是他從種族、經歷、政見、競選方法上,都完全不同。

  Game-Changer 有兩個特點,一是眼光大而遠,不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而觀察整個產業出了什麼問題。發明汽車的亨利福特說:「如果我聽顧客的意見,只會發明一匹跑得更快的馬。」讓馬跑得更快是頭痛醫頭,發明一輛四輪轎車就改變了遊戲規則。

  第二特點是深入準確地了解顧客。福特了解顧客要的是「快」,不是「馬」。iPhone了解我們不喜歡按一顆顆的鍵盤。iTunes了解我們討厭為了一首好聽的歌去買一整張CD。在美國打敗百視達的線上租片公司Netflix知道我們不甘晚 一兩 天還片就要付高額罰款。而團購網站Groupon看到我們每一個人都貪小便宜。

  看得廣、看得深,就會有顛覆性的想法,進而「做得不同」。而不會為了「做得更多」,整天忙得半死。但到頭來只是在過時的模式上,替死馬做人工呼吸。

  台灣的養育和教育,不鼓勵我們做 Game-Changer。大部分父母期望孩子找到安定的工作,大部分老闆期望員工守規矩。我們教孩子「業精於勤而荒於嬉」,卻忘了告訴他們:玩樂也能激發出無窮創意!我們教孩子「鐵杵磨成繡花針」、「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卻沒有告訴他們若找到對的施力點,沒必要吃苦,也不需要繡花針。我們要員工按部就班、腳踏實地、亦步亦趨、循序漸進,卻徹底扼殺了他們跳躍性的思考、和革命性的創意。

  這絕不是說「吃苦」、「勤奮」、「腳踏實地」不重要。Apple花了十七年發展平板電腦,失敗無數,最後才有iPad!但若把「吃苦」當作成功的保證,甚至是不用大腦的藉口,那就可惜了。Apple在吃苦改良iPad之前,想到了「應用程式」(App)這樣一個全新的商業模式,這才讓iPad和過去的平板電腦區隔,讓所有的苦,都有了價值。

  台灣擅長把事情「做得更好」,所以我們有世界一流的代工業。現在可以開始把事情「做得不同」,創造更多的國際品牌!這是百年大計,卻值得政治家、教育家、企業家和每位家長一起參與。時代和遊戲都已經變了,與其追逐一匹更快的馬,我們應該為自己、員工、和孩子,都裝上輪子

 

 

newliza20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

第三屆校園公關提案競賽在627下午圓滿落幕了!

地主隊世新大學把今年的冠軍留住,也是三年來的世新最佳成績.

newliza20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這期的哈佛商業評論在談CEO

不是寫我啦,是寫關於如何培養接班人,如何成為優秀的企業領導人.

剛好今天剛開了集團的2009年年度計劃會議,能來開會的都是本集團內AD級以上的領導班子.

開完會把這一期給他們再去看看想想, 真的蠻不錯的

這本雜誌真的很配合我每個月正在忙碌的主題.

翻到其中一篇管理研究文章很有意思,

"誰說女性短視?!"

望文生義就知道,這篇文章是要推翻跟洗脫普遍認為女性主管有管理力沒領導力沒視野的刻板印象.

我老闆應該是會很支持這篇文章的,因為敝集團的女生不但多,而且都是不讓鬚眉的"有氣勢"

這文章有點長沒法貼過來,但摘一些有趣的內容給大家分享

可以自我檢視一下,是不是一個有視野有領導力的主管喔,

如果不夠ok,它也有給一些如何培養有視野的方法啦,

例如:建立培養廣汎視野的人脈,向強者學習,不要落入自我設限的陷阱中,不斷的對別人溝通,相信自己的能力可以為其他人創造美好未來的責任

-----------------------------------------------------------------------------------

什麼叫有視野?

這是指一種可從現有環境找到新的機會和趨勢,進而發展出企業新策略方向的能力.

 

領導力的關鍵要素:

1.視野:能說出使人信服的願景,使命和策略,能融合不同文化的多元觀點,連結所有利益關係人

2.授權:將權力下放到組織中所有階層,並分享資訊.

3.激勵他人:鼓勵激發員工達成目標

4.設計與協調力:依公司的價值和目標,設計出良好的組織架構和控制系統,使員工行為相符

5.訂定獎勵制度及回饋機制

6.建立團隊:經由塑造合作氣氛,提倡協作,鼓勵正面衝突等措施,培養出合群的成員,提高團隊效益.

7.外部導向;鼓勵員工注意所有對公司發展有影響的相關利益關係人

8.國際觀:培養員工全球化的心態,並強調各區域及國家間文化融合的課題

9.韌性:鼓勵員工培養韌性與勇氣,以身作則,建立勇於擔當合理風險的榜樣.

10.情商:培養組織成員具有自省的能力,並能尊重與體恤他人.

 

有視野的人會做的事:

1.在現今環境中發現機會和威脅

   a.能簡化複雜的情境

   b.能事先看到可能會影響到公司的事件

2.訂出策略方向

   a.鼓勵新事業的發展

   b.制定新策略

   C.以宏觀的視野來制定決策

3.激勵人心

    a.挑戰現狀

    b.對新作法持開放態度

    c.鼓勵同仁超越侷限

 

 

newliza20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是ceo在車站買來看的新書,這是五月在美國出版的新書,

書的封面還用帥氣的歐巴馬拿著這本書走下飛機的照片.

我必須說,做為一個名作家,出這樣的書真的很勇敢,

因為在截稿付印後,立刻要被檢視自己的預測是很不準還是很準!

比如說,在博客來的新書介紹中有這麼一段:

 

這是個最壞的年代、也是最好的年代。

  CNN節目主持人、NEWSWEEK國際版主編─法理德.札卡瑞亞(Fareed Zakaria),透過本書告訴我們:戰爭與恐怖暴力漸漸消失,大規模傷亡衝突不再。

  中國、印度等新興市場展現高度經濟實力後,世界將進入經濟群雄崛起的後美國時代!

  如果世界真的是平的,本書聲明:權力正在轉移,世界逐漸脫離美國經濟支配,邁進一個多元勢力共同界定與監督的後美國世界。

 

    看吧,這書一定是去年就寫的,雖然來得及把二房跟金融風暴的發生寫進來,卻來不及知道金融風暴對美國的影響.而

 

在今年上半年之前的國際局勢研判,通常會跟作者一樣假設大規模傷亡衝突的戰爭與恐怖暴力是不會發生的,而就在進入第四季,索馬利亞變成了21世紀的海盜搶劫油輪,泰國跟被作者及全世界都認為最紅的國家--印度就發生恐怖暴力事件了!

每天,這個世界的某個地方,都會給你一個天災或人禍的大消息,然後跌破一地眼鏡碎片.

 

但CEO還沒進入正文,才翻閱中文新書的各名家推薦序文,

就又立刻被電了好幾下!

六年多來每週三早上八點都在NEWS 98幫我讀國際財經新聞的丁學文是推薦序的第一個.

他寫到,

 

這本書以深刻的見解告訴我們如何因應'群雄掘起"的第三次大轉變(電1:你不知道前兩次是什麼吧!),

也提醒我們區域的競爭已經悄然轉變為全球化的競合,歐盟東協的形成,合併風潮的絡繹不絕,

你不能再蹲在台灣看世界,(電2:他用蹲ㄟ,像不像鄉下人蹲在長條板凳的那種夜郎自大的FU)

你要學會換位思考,丟掉美國獨大的思維,

把金磚四國的成長掘起,視為我們這時代最精采且將會重塑世界的必然.

 

接著,文采常讓我讚嘆的南方朔也寫了篇評論序文,

每次讀他的東西,我不是忙著查字典就是要上網查資料,整個覺得自己很無知!

先抄開頭第一頁的一段讓你也先電一下,

 

從二戰結束以迄1991前蘇聯解體,整個世界以美蘇為軸而兩極對立,

是個"兩極雙寡頭結構",又稱"冷戰結構".蘇聯解體,"後冷戰時代"的全球政治將何去何從成了美國及歐洲最關心的課題.............

 

怎樣,要去搜尋吧!不過,這裡頭ceo有個重點靈感喔!:

許多重要的危機管理研究或博奕理論,都是在冷戰時期發展出來的,

就像春秋戰國是中國最偉大的公關年代一樣,

世界系統整個大亂要尋求新平衡的過程,整個就是一個超級公關研究場域,

我們來不及生在春秋戰國,也來不及在冷戰時期做研究,這個後美國,新霸主換誰做的混亂時代,

不趁機做公關研究成為新一代公關大師,難道要等下輩子?!

 

再來抄幾行被南方朔電的文字吧,

單一多極的後美國世界,可列入多極的範圍包括西歐,日本,中,俄,印,巴....等多國,作者卻只聚焦中印兩國,而對影響可能更大的俄國卻反而不加著墨,甚至對於歐盟及日本都吝於討論,寥寥幾行提到歐洲時也都是輕視之態,.........,由本書討論中印兩國時有褒有貶,...未嘗不是透露出美國對中印兩國有著爭取之意的企圖心.....

 

怎樣,整個覺得自己對國際局勢的研判還差很遠吧,不管南方朔說的對不對,你說不出來就是整個很遜!要好好回頭研讀歷史做檢討吧!

 

再來一段劉必榮在這本書的推薦文吧,(這三個都是NEWS 98的週一,三,五的固定來賓)

整個世界正在改變,問題是,我們能不能掌握世界改變的原因,包括美國為什麼能獨霸那麼久?又為什麼在獨霸這麼久之後權力會開始動搖?世界改變的方向是什麼?

我們是不是已經準備好接受一個沒有美國領導的世界?那會將是一個什麼樣的世界?....

只有對這些問題開始關切,深入思考,我們才能及早為自己在全新的世界裡找到定位!

 

讀劉必榮的這一段文字前,我正在想,台灣未來的定位是什麼?

(對啦,這是馬英九應該告訴我們的,但靠人不如靠己啦!)

看完劉必榮這幾行字,特別是關於美國這幾行,我突然想到1995年在幫WIN95成功推上市後曾經寫過的日記,我那時的體會是,

 

在科技這個領域裡,以WINTEL這兩個公司為首,他們建立了單一的PC標準,綁架了全世界必須靠他們的標準架構才能發展賣得出市場經濟規模的電腦軟硬體.在這個PC世界裡,想要做大生意就只能選擇靠攏這個陣營,不然就是找出這兩個人目前還懶得做的品類,搶時間做大,或許還有市場空間,但記得一定也要定義一個以你為標準的產品,這樣你才不會有能威脅你的競爭者....

 

現在想想,美國聯邦政府應該不是認真要管微軟跟比爾蓋茲是不是有壟斷市場,因為WINTEL幫美國綁架全世界的電腦,完全不需要武器.而除了電腦,在許多的實體標準或思想,我們都被美國洗腦了!

 

現在,我們可能被放出集中營,但要想什麼?怎麼想?

好玩吧!

 

作者的背景是這本書對我另一個有趣的點,他是五年級的,跟美國的新財政部長一樣,而且他是印度人,跟許多其他在美國日漸出頭的其他印度人一樣,這代表的是什麼?我要想一想!

作者簡介

法理德.札卡瑞亞(Fareed Zakaria, 1964.1.20-)--

  從印度到美國,從美國到全球;原來從事政治學教育的工作,轉而成為針砭時事的專家;一個敢於直言的新聞工作者,每每發表精闢犀利的國際關係分析,連美國國務卿萊斯和著名節目主持人Jon Steward也讚譽他「熟悉世界每個地方」,這位被公認為最有影響力的公共知識分子,非札卡瑞亞莫屬!從區域觀察到縱覽國際趨勢發展,札卡瑞亞作為《新聞周刊》國際版(Newsweek International)主編,也是該周刊的美國版和國際事務專欄主筆,善於運用專業領域的知識,提出敏銳深刻的批評,同時運用國際政治、經濟發展、宗教文明、科技、教肓、文化領域等種種數據,來佐證所發表的公開言論,令社會大眾信服,因此他受邀在《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紐約客》、《新共和》等多種媒體刊物撰寫文章,甚至在CNN主持政論性節目,是美國輿論界非常重要的喉舌。

newliza20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領導梯隊:全面打造各級領導人

敏銳的觀察者通常能在一個人大約25歲開始職涯時,就能看出此人是否具有領導天賦。

潛力領導人才會展現想要熟稔新技巧的欲望,快速吸收與溝通知識的能力,建立持久關係及動員他人以完成工作的傾向。

這種人不僅學習本身職務內容,也學習上司甚至上司的上司的工作內容。這樣的特質會迫使他的上司也會反思自己是否稱職。

高潛力者在充分發揮出個人潛能前,會在每一階段職務都表現得比他的主管出色,做為領導者應留意自己手上是否有這樣的下屬,因為他可能就是未來的CEO

 

潛力接班人擁有什麼樣的DNA呢:

1.有用通俗語言來理解詮釋事業全貌及找出事業體要如何賺錢的直覺力。

2.有能與人共事、激勵他人的能力。

3.有能夠從宏觀視野和多種不同角度來剖析混沌不明、複雜及無法量化的情況。

 

 

如何辨識潛力領導人才

1.此人有何抱負?此報負是否為領導角色,抑或是傾向達成個人貢獻度?

2.他是否以憑己力達成目標為榮?或是強調結合外力與激勵他人共同達成目標?

3.他是否對本身專長領域以外的主題感興趣?

4.他是否理解商業和賺錢的基本原理?

5.他是否能清楚說明要往上一級或兩級,需要具備那些條件?

6.他如何確保自己持續學習?

7.他是否善於達成成果?這些成就有何不凡之處?

8.他是否展現出塑造外在環境和追求進步的持續幹勁

9.他是否喜歡和各種高能力的人共事?或者總是帶著自己熟悉對自己忠誠的團隊上任

10.他是否展現出擔任領導工作的欲望和熱忱?是嘴巴說說還是真實展現?

11.他是否能應付越來越複雜的不確定狀況,並將少數失敗轉為學習機會?

12.有無明確證據顯示他能運用方法持續建立新技巧,磨練個人特質,以達到自己夢想的境界?

 

領導人才的內在有雙核心:

一個是people acumen,一個是business acumen

 

 

GE奇異的領導人才條件

*能創造外部導向,從市場角度來定義成功

*清晰銳利的思考者,能把策略簡化成明確行動,做出決策,溝通優先要務

*有想像力與勇氣,願意對人才和構想冒險

*能透過包容和結合人員以激勵團隊,建立忠誠度和全心全意投入

能發展部門或領域的專長,以專長深度做為推動變革的信心來源.

 

 

newliza20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記得你是誰這本書真的讓我很想每一頁都貼上來,我把它當床頭書看,前晚看了其中一篇突然很有感觸的想把它貼上來跟大家分享!這是在書裡的第200頁,Thomas j.Delong教授所分享的故事.

你是如何改變了別人的生活?

當你早上走到公司樓下看見管理員時,你跟他說過話嗎?

當你走進711帶走一杯CITI CAFE時,你有跟店員說過話嗎?

當你走進公司看見櫃臺妹妹時你跟他說過話嗎?

傍晚打掃的阿姨跟她兒子老公在整理辦公室時,你跟他說過話嗎?

當你可能一天工作身心疲憊之餘時,你曾經說話讓別人覺得自尊心受損嗎?

再想想下面這兩個問題:

1.別人是怎麼看你?

2.當別人跟你相處時,他們會怎麼看自己?

Delong教授說,正面影響力無處不在.一個好的領導人,要能啟發跟鼓勵別人,以及擁有為他人創造機會的能力.他還說,在生活裡,處處存在對別人發揮正面影響力的機會,從家庭到職場都不例外.

Delong教授給了學生一個在生活中對他人發揮正面影響力的方法,

拿出一張紙,列出身邊所有人的名字,包括家人,同事,朋友,所有在你身邊出現的人越多越好.

然後用一個月的時間,在這份名單上記錄你跟這些人互動的時間跟互動方法,

很快,你就會發現,你在公司只跟不到五分之一的同事往來,而忽略了還有很多給你許多工作上的協助的其他人,我們越是沉醉在自己的目標跟計劃,卻讓目光跟視野變得短淺跟窄化.

 

我常覺得,眼睛是最難說謊的,通常看一個人的眼神,能知道許多事情的變化

曾經,我看過一個新進同事的眼睛是閃著純真無邪的單純學習心,隔了一陣子,我從她的眼睛讀到驕傲與不屑,果然,她的主管跟我說,我們應該快要放棄她了,明明是主管覺得她不適任,但她的眼睛不是徨恐而是驕傲,後來她的主管幫她安排了轉任,一段時間後,說也奇妙,我又在她的眼睛看到原來的純真了.

人與人之間其實是互動的,真心誠意的去肯定跟鼓舞身邊的每一個人,當妳在對方眼中看見快樂的眼神時,你將慶幸自己的善念,發揮了多大的影響力.

 

newliza20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EO應該是出版社認為的好卡吧,繼上次寫了低谷後,又被邀約幫上面這本書的中文版寫序,

它的英文書名是 ,

出版社會把它中文書名叫做<更悠哉的時間簡化術>.

這本書的作者在自序中的第一句話就這麼寫著:

"既然你拿起這本書來翻閱,想必你是一個大忙人,想看是否能藉書學習如何從生活中擠出更多時間,或者是,你只是被這本書的封面所吸引!"

常常,在被人介紹我目前是負責八個公關公司的集團執行長,也是在大學授課的老師,也是正在寫論文的研究所學生,還有一個在唸國中的兒子.....,等等這些於公於私於社會服務的多重動態角色時,就會被對方以讚美的眼光問到:"妳一定很會做時間管理,可不可以說說妳有那些撇步"

說實話,我雖然很愛看書買書,但幾乎不太會想到要買一本時間管理的書;因為我並不覺得自己是個大忙人,還常覺得自己太懶散而偶有罪惡感,就更不用說要怎麼跟別人分享時間管理的撇步了.看完這本書之後,倒是發現以後可以建議問我時間管理技巧的人,去買下這本書來照著練習應該就可以悠閒過生活.就像封面一樣,坐在沙發上做個優雅的時間主人,而不是整天被事情追著團團轉.

作者建議這本書的閱讀方式是一天閱讀一個章節,每天確實練習從章節中學到的技能.但其實作者在章節中一共整理出101個做好時間管理的撇步,我個人建議就直接拿這101個撇步來思考跟練習,也是一個很有效率的閱讀及使用方法.

這101個撇步也不一定要每個都會都做,我常覺得,一本幾百塊錢的書,如果能從中學到一至三個對自己有意義有幫助的思考點,基本上都已經物超所值了,我從這101個訣竅中歸納了幾個我自己也是這樣做的重點來跟讀者分享.

"第1點:在腦中清楚描繪出要找的東西的影像,這樣就能按步就班找到它."這一點是個很有趣也很有效的訣竅,它的重點是把每天生活中會用到的東西跟發生流程影像化,這樣你就不容易找不到東西,即便是掉了,你只要閉上眼睛, 讓流程的影像在腦海中倒帶重播一次,你就能在影帶中找到東西的遺失之處.上個月某天我上班急著下車,傍晚時發現進出門卡不在包包裡,閉上眼倒帶後,影像告訴我就掉在早上急著下車的計乘車上,打電話到無線電計乘車行,果然就在那部車上,司機也已經把我的卡片交給中心等著我去領回.

但上面這個訣竅最好是跟下面這一點連結使用的效果會更好.那就是讓生活非常有規律!

"第20點:在每週同一天做同樣的事,這很快就會成為對你有好處的習慣."上面這兩點在我的生活中是合併使用的.通常我喜歡固定的時間做固定的事,包括叫固定的無線電車行,這樣加上我習慣讓每件事每個東西有意義的進入我的腦海中,這樣很容易讓我可以觀察到許多看似固定的東西, 所產生的有趣變化,也可以連想成為工作或生活中有用的創意來源.

其實這跟撇步第二點及第三點又連起來了.

"第二點:善用時間, 時間就會助你一臂之力""第三點:減少無意義的活動就能增加生活中的時間"

這兩點合併起來用的方法,就是讓生活中的每一分鐘都變得有意義,賦予生活中每一分鐘所發生的事具體的意義,時間就會變得非常多.我不開車,因為我覺得開車很消耗精神也很危險,而且停車更是一件浪費時間的無聊事.不開車的搭車時間,讓我有時間在開會或相關工作前多做幾次思考跟準備,就算不思考,我也可以藉機休息養精蓄銳.看電視我就會一邊想想如何跟製作電視節目的朋友聊聊我的發現,上班前換衣服化妝時,就聽收音機新聞台注意有什麼重大訊息正在發生.

時間或者說生活的意義其實是我們自己可以定義可以選擇的,有一些事情我們確實要狠下心做一些割捨才能有更多時間.

作者在101點裡有很多點都跟電腦有關,有許多因為電腦而產生的dos跟don'ts.例如她建議我們應該把一些常發垃圾或無意義郵件的朋友列入封鎖名單,這一點我非常同意也這樣做.不知道你有沒有計算過,從看到一封郵件,不打開把它直接按刪除要花幾秒鐘?如果打開再刪掉又要花幾秒鐘?你的往來對象越多,你每天花在這種讓自己浪費時間又會得電腦手要看醫生的時間就越多.

通常我會跟同事還有學生說,不要輕易寄出不是公事的郵件給我,寄給我的郵件也要把主旨寫清楚,不然我每週會把這些沒什麼明確主旨的過期郵件按刪除.只要寄超過兩封是笑話或無聊內容的郵件给我的,我一律把它標示為垃郵件對象.別擔心你真的會錯過什麼,因為如果真的有那麼重要,對方通常會再打電話跟你確認,所以根本就不要緊,當然你要跟我還有作者一樣,一開始就把郵件對象做標記做分類.

除了許多生活習慣跟工具性的撇步之外,作者也提供了許多精神上的撇步,讓自己減少壓力,製造快樂.例如她提到應該要適量去安排一天能完成的排程量,什麼叫適量,就是你開始感覺到每件事情都處理的不夠好時的危機感或挫敗感時,就應該讓自己先減量到讓自己每天只要好好的完成一兩件事.另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訣竅,就是把你一天之中或當週最重要的心頭大患先處理掉,不要逃避它,也不要讓它做為你當天生活的壓軸,這樣你就不會一直心裡不踏實,處理完這件事後,接下來一天的工作都相對變得輕鬆快活.

上面,我大概只介紹了不到十項書內的撇步,覺得很好用嗎?拿起書來好好想想多多練習吧!相信你可以讓生活變得更優雅喔!

 

 

 

newliza20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去年舉辦了第一屆校園公關提案競赛,昨天是第二屆的總決賽.

每年這個活動要用掉大半年的時間從籌備一直到總決賽.

這兩年我們都以CSR做為核心,去年以環保節能減碳命題,今年則是以社區公關為題.

公關基金會舉辦這個活動的目的是希望能讓相關科系的學生及老師,能以真正的公關思維去展現自己在學校所學的成績.利用比賽的機會,跟其他學校的老師同學切磋彼此的強弱點,提昇公關策略及提案實力.

這兩屆我都幫同學去找來可以做為實際研究提案的企業對象,協辦企業會提供同學在這個命題上的相關資訊並為同學舉辦說明會,讓同學有實際瞭解企業思維的機會.這兩年每次六家企業,兩年已經找了12個企業來協辦這個活動了.

其實我另一方面的目的,其實是希望透過這個機會讓企業瞭解公關本科學生其實是訓練良好具有一定的公關專業思維基礎的,希望企業在遴選聘用公關人員時,應該優先考慮公關本科學生.

除了協辦企業,每年我也找來公關公司跟企業公關主管來擔任總決賽評審,透過評審的講評,讓同學在總決賽當天又另外上了一堂卡司超強的課.

雖然三萬塊獎金並不高,但對於參賽的同學而言,這整個過程絕對是這一學期另一門千金買不到的好課程,因為六個企業跟五個公關評審老師都認真幫他們上了一堂實務課.

今年幫同學找來台北榮總,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麥當勞,燦坤,高雄捷運跟夢時代購物中心,六家具有社區特質的企業.也特別找了統一超商,IBM跟台北市政府做為組織評審,另外賴祥蔚老師跟精英副總尤元靖則是兩年都出任總決賽評審.

這組以燦坤為提案對象的政大廣告系同學獲得了冠軍,頒獎評審台北市政府的吳秋美副局長本身就是個資深的公關老師跟組織公關主管.

企業主的燦坤公關經理也是選了這一組做為燦坤組最佳表現獎.他們的指導老師正是政大廣告頂頂大名的資深公關教授孫秀蕙.

台南的崑山大學連續兩年積極參賽,今年比起去年的成績更好,以夢時代為提案對象,拿下了亞軍,其實他們是有備而來的,這組同學跟指導老師陳薇薇都是去年就來觀賽,今年拿下好成績真是完全因為有備而來.今年他們也有明年即將準備參賽的大二同學來觀摩,學長姐也帶了DV來全程錄影,看來他們明年是準備一定要再來拿到更好的成績的.其實學生的參賽實力高低,老師的教導跟學校的態度很重要,崑山證明了在南部並不會輸給有地利之便的台北學生.

第三名是以台北榮總為命題的政大廣告系同學,這組同學獲得企業主台北榮總的院長及相關主管極高的評價,院長還把相當名貴的限量水晶贈送給得獎同學,並打算邀請同學到院內對全院主管做提報.榮總謙虛的說到同學指出了榮總的真正公關問題,並認為同學幫他們上了一堂公關專業課,ceo我賣老臉去拜託人家院長協辦真是有面子了.


這組輔大新聞系的同學雖然人丁單薄,也沒有老師陪伴,但仍然表現的相當穩健.真是有前途的一群孩子.企業主麥當勞的協理曹昌傑也是我輔大同學呢!

世新公關系的同學雖因提報策略不夠細膩沒打進前三名,但是他們今年的企劃案真是寫得非常好,看到案子時我都很驚訝這是世新同學的作品,我相信他們四年級畢展時一定會有很好的表現.

義守大學今年第一次參賽就入決賽,相當不簡單,但看得出來他們的公關課程訓練仍有有所不足,希望他們學校能再增加相關課程的份量及師資,相信他們未來會更有競爭力.



其實許多校園提案競賽時,同學的提報技巧都很不錯,是在公關公司工作的同事們應該要學習的.

獲得北醫企業獎的是政大廣告所的同學.

獲得高捷企業獎的也是崑山大學的另一組同學,他們的指導老師呂之蕙是崑山公廣的創系主任,之前也曾經在公關公司服務過很多年,兼具實務跟學術的專業實力,是南部公關教育推廣很重要的人物.連續兩年她除了指導學生,都還特地陪著學生到台北參賽,她對公關的熱情,正是我另一個ROLE MODLE.

在落幕的最後,我要謝謝我的基金會助理劉彥君,去年她才剛畢業就要協助執行總決賽,今年第二屆的比賽她已經可以不用讓我花太多時間在籌備工作上,總決賽時一切順利,我只要當個稱職的主人,每個參與企業跟老師都跟我誇獎基金會的工作人員體貼又細心,我想這個比賽正是彥君這一年學習成績的展現與驗收吧!

彥君恭喜妳也通過考驗了!

對了,上面所有的記錄照片都是CEO兒子牛牛用ceo老公發哥給他的相機所拍的,虎父無犬子吧!

newliza20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低谷

CEO拿到上回提到的"紫牛"作者Seth Godin的新書"低谷"了,

這書很有趣,作者跟作者為這本書架設的部落也很有趣

sethgodin

http://sethgodin.typepad.com/作者的部落

 

http://www.squidoo.com/thedipbook低谷英文部落

想看新書的同事可以到集團圖書館去看,CEO把作者的幾本名書也放上去了!

出版社請我幫出版情報寫一篇推薦文,就把它貼在上面給大家分享囉!

 

你以為低谷是一本勵志書還是行銷書!其實他才是紫牛的真正續集!

 

這年頭什麼類的書可以叫好又叫座?賽斯‧高汀(Seth Godin)這本The Dip『低谷』於2007年在美國上市的第一週就賣掉10萬本;『低谷』上了紐約時報的精裝好書推薦榜時,專欄評論作家還特別提到『低谷』真是一本打破他們記錄的妙書,因為被他們推薦的精裝好書通常市場反應冷淡,而『低谷』居然可以這麼暢銷?!所以,『低谷』究竟是一本什麼樣的書呢?賽斯‧高汀為什麼能有這樣的魔力呢?

 

賽斯‧高汀(Seth Godin)本來就是個多產作家,從1999年到現在不到十年,卻擁有超過十本的暢銷書(除了紫牛跟低谷,還有行銷人是大騙子!)。史丹佛的MBA學歷跟兩次網路公司經營經驗(Yoyodyne最早的線上營銷公司之一,Squidoo社群推薦網站)。除了深刻的前衛思考之外,他的文字總是簡潔又有趣味,這可能跟賽斯‧高汀的個人部落格連續多年被評為「全球點擊率最高的100個部落格」之一有關,因為部落文字要常期吸引讀者確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剛開始,我認為這是一本勵志書,告訴許多面臨抉擇的人,如何判斷自己是不是走在死胡同裡,應該立刻跳開尋覓新方向;又或者是正走在快要邁向成功的痛苦低谷中,應該堅持努力邁向巔峰。但企業或組織的主管與經營者,更是天天要面臨這樣動則上億的判斷與投資選擇,回頭再去翻了一下『紫牛』,沒錯,高汀這本『低谷』正是『紫牛』的續集。

 

    『紫牛』大力鼓吹企業應該致力創新研發,讓產品自己說話;而不要有「電視工業情結」,將錢虛擲在越來越沒有效益卻越來越貴的電視廣告購買上,『紫牛』舉了大量的成功案例要大家要有信心去找到自己的創新產品與市場。問題是,公主與王子結婚之後就從此幸福快樂了嗎?找到自己的紫牛後就從此人生快樂幸福躺著賺了嗎?

 

    高汀一定是發現讀者們聽了他的話都去找屬於自己的紫牛之後,卻發現了新的問題。那就是,這真的是我的紫牛嗎?我會不會找錯了?如果是對的,那養紫牛怎麼會這麼辛苦呢?什麼時候紫牛才會幫我賺到錢呢?我想,『低谷』正是高汀打算用來回答『在紫牛之後』的所有衍生的新問題!

 

我怎麼知道呢?在『紫牛』中文版第64頁曾經寫到,『如果一個產品的未來注定無法卓越非凡,如果。那麼不要投資在那些垂死的產品,把獲得的利潤投資在建立新商品上吧!』。那時候,高汀就已經提到關於抉擇這個話題,現在『低谷』這本書就直接設定,要我們能有成為世界第一等的決心。這樣就更能明白,為什麼他在『低谷』書中會提到奇異公司的前CEO傑克威爾許的經驗,告訴讀者『贏家通常懂得適時放棄,放棄者未必是輸家』,這其實是在談經營上關於什麼是「進場時機」跟「退場智慧」。

 

從高汀自己為這本新書所架設的部落格中就可以發現,許多讀者對他提出並希望他解答的都是這一類關於如何判斷應該進入(包括堅持)或退出市場的問題,甚至還有其他部落作家更具像的問他,「蘋果公司是否應該退出個人電腦市場?IBM退出個人電腦市場是對的嗎?微軟是否應該退出跟蘋果競爭MP3市場?還有美國是否應該退出伊拉克?」?而高汀也總能引用自己在書中的論述來回答這些跟何時該進、何時該出的問題。

 

高汀喜歡創新跟與眾不同,因此用了一個自己發明的新名詞『低谷』來形容對於對的事為何要堅持下去直到成功。高汀認為當你找到一個讓自己有機會成為世界第一等的方向時,為了讓利基(niche)條件夠有利基,就要讓別人想要追趕上你的門檻夠高、夠大!(作者的第一等的定義是在某個特定領域中,你可以是第一個被想到的、辨識度最高的,那就是值得堅持的方向)。

 

宏達電進入全球手機市場其實是晚的,全球排名總是在那前幾個美歐大廠間輪流,但宏達電選擇跟微軟合作開發高階智慧型手機,希望只要提到智慧型手機就想到宏達電。從結果來看,宏達電現在已經成功找到自己的紫牛了,但回頭想想,宏達電在成功前的這幾年,有何嘗不曾在其他人嘲弄台灣不可能有全球手機品牌,以及面對投資人要求獲利的壓力下,而考慮過是否該放棄、還是堅持下去?

 

看看這本書,想想自己是不是正在堅持成為另一個宏達電!

 

newliza20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神之雫(07)

神之水滴這本漫畫, 簡單而言是講述一個自小不知不覺地被父親接受品酒訓練, 但從未喝過紅酒的人 -- 神咲雫. 因為父親是世界知名的萄萄酒評論家神咲豊多香, 家裡擁有超過二十億元的葡萄酒, 但臨終前卻立下遺囑, 要由他和剛收養的養子遠峰一青各自找出由他挑選十二支偉大的葡萄酒, 稱為"十二門徒", 加上最頂級的一支被稱為"神之水滴"的葡萄酒. 若能找出, 便可以承繼他所有的遺產. 為了不讓財產落入別人的手中, 原本只是啤酒營業員的神咲雫, 便開始由零開始去學習紅酒.

故事便是以此為開始, 當中主角在紅酒世界內學習, 從而找出各"門徒", 而漫畫內不斷有介紹各國和和萄萄酒不同之處, 還在主角找"門徒"期間帶出了很多紅酒的知識, 而每本漫畫的最後幾頁更有介紹紅酒的知識. 令看漫畫之餘又可以增加對萄萄酒, 包括紅酒和白酒的知識.

他們的一次次過招,也帶出了豐富的葡萄酒知識,其中涉及葡萄品種、土壤類型、氣候特徵、釀造工藝、產區分級、酒莊歷史、酒的年份和差異、酒侍禮儀、品酒技巧等,每集還附錄幾頁知識、術語集和葡萄酒講義,堪稱漫畫版的葡萄酒百科全書。作者亞樹直的本名是樹林伸,是電視劇 HERO 劇本原作。

上面是我從網路上剪貼來的資料,這套漫畫是影子推荐的,他認為對紅酒沒有嗜好也沒有研究的他,看了之後都覺得跟CEO還有jason一起喝紅酒時都變得好像很有紅酒知識了.

但ceo看了這套目前出到13集卻離結局還很遙遠的紅酒漫畫後,卻連想到的是做學問的態度.上週跟老師討論論文時講到這套漫畫,我建議老師可以拿來當研一課程教材,老師提到我常愛套用理論的壞習慣讓他很緊張,我就跟他推薦要看一下第二門徒酒的謬誤發生原因,可以當做像我這種愛亂套用理論的人的教訓.就這樣,老師決定要去買這這套漫畫.

這套漫畫非常有啟發性,我打算另外再繼續談談它對ceo的啟發.

 

   

newliza20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華山辦全台最大學生畢展 尋找創意產業新星

中央社 更新日期: 2008/04/25 17:13

(中央社記者喬齊安、羅廣仁台北二十五日電)聯合全國四十四所大學舉辦的「2008華山競飆-全國大學院校畢業聯展暨競圖展」今天在華山創意文化園區登場,自四月二十五日至六月二十四日止,分為「資訊傳播」、「時尚設計」、「空間美學」三種領域展出,預計參觀人潮超過十萬人,是國內首見最大規模的大學畢展。

  台灣文創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榮文表示,華山園區被官方定位為台灣創意產業的基地,為了整合產業資源、培育文化人才,首度舉辦聯展是給青年學子競飆創意,藉由畢展展現才華的最佳舞台。PCHOME董事長詹宏志表示,藉由聯展集結學生,可以彼此觀摩學習中激發更好的創意,他相信這是一個值得長期耕耘的活動,吸引業界投入後,年輕人會帶起經濟力量的新面貌,幾年後產生驚人的成果。

  聯展三大主題中,「資訊傳播」類將由廣告系、傳播系學生製作的文宣、紀錄片表現獨立想法;「時尚設計」類中,織品及時尚造型系學生會競相展現華麗服飾的設計;「空間美學」類中,全台各大空間美學系輪番上陣,為老建築做活化改變,訴求用創意妝點空間。中央社很多年來,各校廣公相關科系沒有聯展了,這次因為華山而再次聯展,並且規模是最大的一次,各校為了在大會記者會中搶版面,除了學生,校長老師都粉墨登場,可惜大會的媒體公關功力不佳,新聞效果並不好,這個好天氣的週末,華山能有這麼盛大的活動,卻沒能有更大的宣傳效益可惜了.這是一個台啤舊工廠改造的藝文空間,很有趣的場地,可以有很多種不同的創意用途.

美女學生走秀 華山畢展開幕

中央社 更新日期: 2008/04/25 18:29
昨天CEO也受邀參加這個媒體宣傳不佳的大會記者會(CEO在現場很想打電話回公司叫同事出手,不過這樣實在太over),大會開場是輔大織品系的畢展服裝秀,右邊數來第二件針織毛衣近看很特別,設計同學可是大有來頭喔,因為他是趨勢大師詹宏志的兒子詹圤的作品.詹宏志還為了寶貝兒子活動特地來站台.
 和CEO合照的是鼎鼎有名的台藝大校長黃光男,他也為了同學穿上同學特製的藝術作品--很酷喔.
 

政大廣告系畢展「生活革命」

 

(中央社記者喬齊安、羅廣仁台北二十五日電)第十八屆政大廣告系畢業展即日起至二十七日在華山文化園區展出,今年主題「HAPPITUDE對的態度.真的快樂」突破傳統畢展形式,不走華麗宣傳,回歸質樸並關懷社會,期盼透過「廣告媒體發聲」的力量,邀請民眾一同關心生活週遭的種種問題。

  畢展總召高莞珺表示,主題核心「HAPPITUDE」意義是「樂活」,由「Happy」和「Attitude」兩字組成,是廣告系同學共同創造的新字。他們認為轉換生活態度,才能獲得簡單、深刻的快樂。

  顛覆傳統貴賓致詞的開幕式,今年廣告系畢展由學生自己發聲,說明十二個深入探索過的社會議題,並有一半議題受到各界組織支持,募得款項並於商業週刊刊登公益廣告,藉媒體力量表達理念。

  如獲得關懷生命協會支持的「人道對待動物」議題,小組成員親至全台各動物園探索,發現被狹小環境拘束的許多動物出現異常行為,令他們深感痛心,向園方提出還原動物生態、鼓勵恢復習性的訴求,並期盼與媒體、民眾一起努力達成目標。

高莞珺是曾經在我們家精采實習跟打工的優秀政大廣告系學生,他們這一班去年拿下了TAA,公關基金會提案競賽跟LUXUS提案賽三個首獎,超厲害,畢展的作品果然層次很不同,展現的功力跟自己的宣傳成績都比起大會跟同場競技的其他學校強.,這孩子的人氣果然強,今天精采的一群同事都到開幕式去給婉君表妹獻花捧場.

世新公廣系畢展 用創意關心公眾議題

中央社 更新日期: 2008/04/26 20:49

(中央社記者陳君碩、羅廣仁台北二十六日電)世新大學公關暨廣告學系畢業展「臥龍宴」,今天在華山創意文化園區舉行,學生透過與建商、飲料公司、旅遊網站等企業主合作,展現整合行銷、創意發想及溝通協調能力。世新大學校長牟宗燦開幕致詞時,勉勵同學發揮四年所學精華,在畢業展中徹底展現臥龍的謀略精神。

世新大學公廣系第十四屆畢業展「臥龍宴」今明兩天在華山創意文化園區熱鬧展開,活動現場學生以「實體大富翁」、「陶板體驗」等方式拉近與消費者的距離,並傳達行銷意念。世新公廣系表示,同學們將自己當作一個品牌,在「臥龍宴」中展現長才,以現代孔明之姿勇於推銷自己。

有的小組與建商合作進行社區營造,以自創卡通人物的故事行銷及編社區專刊的方式,讓新大樓社區給人的印象不再冰冷;與有氧飲料廠商合作的「Let's play」小組,則以大學生的夢想、青春為號召,執行「18D小女狼活動」,一改有氧飲料專屬男生的形象。

有的同學以「拒菸小兵」為發想,與國民健康局合作,推行菸害防治新法的宣導活動;有的與「台北縣愛鄉協會」合作,藉由共同記憶的喚醒,凝聚區域意識,並展現青年學子對公眾議題、社區關懷的重視。

幾名馬來西亞、澳門僑生以旅遊網站為企業主,用票選夜市小吃前十名並發送「免排隊金牌」的方式,推廣台灣美食;「Charlie's Angels」小組則在現場與民眾玩起「環保大富翁」,拉近與消費者距離並推廣環保指甲油。

世新公廣系表示,這次畢業展除了展現同學整合行銷的創意及對公眾議題的重視,也代表著同學對於未來的就業,已經「準備好了

CEO連著兩天都去華山,昨天參加大會記者會,今天是忙著參加政大廣告跟世新公廣這兩家的開幕式,幸虧兩家就在對面,跑來跑去還挺方便的.

世新這一屆學生從大二就給CEO教,有人還上過我三門課,所以感情不錯.他們為了爭取我對向來印象不好的畢展的支持,還聽從我的意見,在週三就已經舉辦過校內提報發表競賽,因為CEO覺得在畢展會場提報太吵了.為了鼓勵他們,ceo週三除了當了一整天的評審,也捐了三千元給第一名的小組當獎金.上圖這一組以林口文化再造為主題的小組贏得頭彩.這一組學生有幾個是參加過校外競賽的,所以功力比起同學果然不同,週三那天我就跟同是評審的老師說,應該多鼓勵學生參加校外競賽,除了磨練他們的實力,也可以讓他們看看他校的實力有多高,才會有所警惕求進步.

上面這一組以旅遊網站做為設計的小組全是僑生,有兩個學生上過我的課,右二這個女生叫林依清,馬來西亞僑生,她大四上學期奮力來上我的課(上我的課其實課業跟提報的壓力都很重),因為僑生在文化差異上的弱勢做傳播研究會比較吃力,簡報時也因口音常會被同學笑,通常我都會個別照顧跟鼓勵僑生,依清一學期下來課堂表現還不錯.週三那天提報比賽結束時,她還特別跑來跟我說謝謝,講著講著都哭了.

唉,做老師的人真的要多照顧弱勢學生,我們只要多用一點點心去注意跟照顧,就能讓邊緣學生走回正途,讓弱勢學生也能嶄露頭角.依清加油ㄚ!

這是畢籌組,其實是最辛苦的組,因為他們除了要忙近一整年之外,要伺候的客戶是最多的,要協調的事也是最多.右邊數來第三個跟第四個是正副組長.男生就是下面這張去年提案競賽中最前排的男生小豪.

小豪這一年來在個性上的改變是最多的,原來脾氣不好的他,沒有因為這個忙亂的活動而炸掉,反而因此變得柔軟,變得內斂,變得知道要為人著想.

小豪ㄚ,老師以你為榮啦,這是這麼多年來,世新畢展做得最好最完整最專業的一次,雖然跟對面的政大比起來,你們在專業實力上還有很多可以進步的空間,但你們在有限的資源有限的指導下,能發揮到這樣已經很棒了,老師知道你一定會很大器的將這個經驗傳承,相信下一屆的畢展如果能超越今年,那就是你流汗流淚播下的種子能開花結果的成績.


這一整個星期,我們做老師的就像是在幫這一班畢業學生上最後一堂課,老師有許多提醒跟諄諄教誨,希望在你們走出校門後,無論工作多少年,都不要忘記自己年輕時的理想性跟夢想.

 

newliza20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CEO剛剛在HBO看了一部叫熱血橄欖球的一部片.

就像我最愛的挑戰星期天一樣, 雖然很不喜歡這麼暴力的運動比賽.

但球隊這類型的片子總是會讓我熱血沸騰到必須寫一下部落文否則無法入睡.

一樣是球隊,但挑戰星期天的主軸是以如何帶領MVP的團隊管理智慧做貫穿,

所以很適合當做訓練主管培養團隊管理思維的學習影片.

熱血橄欖球則是偏重在勵志,適合當做培訓主管學習如何激勵自己的團隊的教材.

教練,老師,主管的身份都是類似的,要很敏銳去觀察每一個成員的些微情緒變化,

更要去開發他的潛能達到極限.

這部片是一個真人真事的記錄片,這說明就算手上是一手別人眼中的爛牌,

只要教練不放棄球隊,更不讓任何一個球員放棄自己,

那麼也有可能讓球隊打出跌破所有人眼鏡的好成績.

我老闆常說,一手好牌打贏不稀奇,一手爛牌能打贏的人才是真高手.

對了,其實這部片的英文片名我根本看不懂,

查了一下發現他英文片名取得蠻妙的.

第一個字,Gridiron是橄欖球場,很合理.

第二個字,Gang,可以是一夥人也可以是幫派.

片中的球隊成員其實是青少年感化院的孩子,也就是曾經混幫派的迷途少年.

一語雙關蠻妙的.

突然想到昨天在精英聽同事做新聞分析報告時,我跟同事說"書"是事件行銷A到Z的第2招-book,

其實像這樣的記錄片改編電影,用的是第13招--Movie .

---------------------------------------------------------------------------------------------------------------

巨石強森主演,真實故事改編的《Gridiron Gang》,取材於一個青少年感化中心。


美國加州的寇百翠少年感化營。感化營裡有一群輔導員熱愛足球而且也很關心接受感化的少年。他們相信這些少年只是一時誤入歧途,而不是十惡不赦的罪犯。他們認為教這些孩子踢美式足球可以消磨他們的暴戾之氣,讓他們有發洩精力的地方,因此組織了一支叫做野馬隊的球隊,第一次比賽吃了大敗仗。卻反而激起了球員們的鬥志,接下來一連贏了八場比賽,最後還得到亞軍。

 

newliza20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天,發生了一個跟公關專業有關的小小新聞插曲,

這樣的事情其實會越來越多,但重點其實不在處理得好不好,

而在於事先有沒有想到!

話說,導演李安帶著【色,戒】演員湯唯王力宏回台宣傳,第一個行程就是簽書會

下午在電視新聞上便看見排隊的民眾對於誠品一聲抱歉就想叫排在一百名以後的人別排了感到很不滿,

於是在電視上對誠品抱怨處理不當,以及銷售宣傳不實!

不知道是不是買書的跟買我不是塑膠購物袋的氣質果然不同,態度一樣不滿,但仍然只是口出怨言,

連惡言都稱不上!相對顯得誠品的態度就得理不饒人了,他們一群稚嫩的小朋友要面對危機的壓力,

但仍對電視鏡頭抱怨說:宣傳文字上只有說可以參加簽書會並沒有說李安一定會幫所有買的人簽名.

真是話多!就已經沒有暴動了何必惹是非!

後來,在網路新聞上看到這段最新發展:

將近一個鐘頭的簽書會,原本預計只有150名書迷,可以一睹李安、王力宏和湯唯的風采(應該是簽名),不過他們為了不讓民眾失望,加快速度,一連幫六、七百名民眾簽名,就算簽到汗直流,或者是頭髮亂了,也沒有停過

我猜李安在到達誠品前應該已經知道現場有發生這樣的衝突,而決定以高EQ跟努力簽名來緩和衝突,

回覆到民眾原始因支持李安而來的初衷.果然是國際級的明星人物,也難怪高人氣.

這讓我想起有一回幫三星協辦韓國文化節, 當時韓劇正熱,

三星請了一堆韓星來,每天都排簽名會,我們整組工作人員每天都要做危機預防演練,

什麼危機, 就跟上面一樣ㄚ!如何不讓影迷失望,又要維持秩序的公平性,又要保護明星的安全,

更要跟難搞的經紀公司協調明星時間.

上次跟我一起參與這個活動的同事們應該一輩子都不會忘記兩個經驗,

一個是危機預防管理及演練的重要性(因為我們真的控制得很好)

另一個就是見識到紅星果然是紅星.

就跟李安一樣,當時活動最紅的明星之一就是火花男主角車仁表,

他從頭到尾保持微笑,並堅持就算飛機趕不上也要為排隊的影迷把名字簽完,

後來當然是怎麼也不可能簽完,我們玩了兩手策略讓他的影迷們因為不捨得他累過頭,

也不願意他趕不上飛機,而自願讓我們設下截止簽名線.終於讓他在最後能趕上飛機.

但能這樣愉快操作的原因在於車仁表本身的好態度!

讓他的影迷自願因為愛他而形成自我約束的行為模式.

這讓我們那一年的工作夥伴們到現在都忘不了.

當然,相較於車仁表,我們當然處理過更多難搞的紅星或名人(也有讓我們險些身敗名裂的案例),

所以我只能說,只要是有名或重要的人來訪(包括CEO訪問),絕不能只視為一般活動

請務必都要以最高規格的危機管理做備戰,人上飛機離開前都不能鬆懈.

因為就算沒有暴動,也有可能名人講錯話而毀了整個活動的原始訊息.

(也倒楣碰過雖然名人平安離開了,卻在回去話來記難聽話的回馬槍)

公關是全世界前三大高壓力工作不是浪得虛名ㄚ!!

 

 

 

newliza20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接掌基金會以來,終於實現並完成第一次的相關科系公關提案競賽

並且是以企業如何參與全球暖化的公關提案.相當有意義

因為主題的專業性,特別請了環保署跟能源局當指導單位,

他們也很熱心的給了許多建議與指導.

統一.惠普,中油,台電,捷安特跟利樂包..等六家協辦企業,讓同學為題,也讓同學有很好的學習.

當然最令人開心的是73組同學及其指導老師的熱情參與.

世新的同學其實有很活潑的創意但指導老師光玉也提到,

同學们應該要更增加在基礎研究的功力訓練.

最左邊的是指導老師呂之蕙,帶著這群從台南崑山大學來的同學參賽.

這次決賽有兩隊同學從台南來,都很有禮帽也很熱情

決賽結束雖然有勝負,但同學除了展現專業,更表現出運動家精神跟觀摩學習態度

這是我今天最大的欣慰.

如果沒出什麼問題,我會繼續幫同學籌辦第二屆的大賽喔

希望你們把今年的學習成長能傳承給學弟妹

讓這個活動真正實踐我對提昇公關專業教育的期待.

newliza20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去年上盧非易老師的課堂上,期末作業寫了這份用ppt畫出來的報告,

這裡不好貼ppt的圖,但文字仍可以貼出來

班上大姐榮華看完這篇有給了我一些意見,並且要我不要太悲觀

可能是提案表達的習慣,語意措辭會比較看似激烈,

但基本上我是用正面積極的態度在看待這個主題,

在這裡僅供分享,希望閱讀者不會誤會.

 

保羅.弗雷勒
會如何革公關教育的命?

緣起:

陳世敏老師說:媒體素養教育的哲學思想基礎,就是植基在empowerment賦權這個概念中。在目前媒體面臨的許多問題中,我們可以從很多不同的面向去做探討,但會從empowerment這個概念切入,便是希望能從策略面去思考媒體問題,希望能得到媒體改革的根本辦法。因此選擇成功的教育革命家弗雷勒的這本書,希望能做為我們媒體革命的參考

巴西教育家保羅.弗雷勒認為:
民眾對於受反貧苦的革命倡導沒有回應,是因為沒有受教育,沒有知識能力來表達自己的痛苦,傳統革命家的單向式呼籲,沒有跟民眾真正對話,是無法成功的。因此弗雷勒到處進行演講式的教育,到處倡導並推動此一受壓迫者教育學的觀念,希望能推動巴西民眾產生根本性的改變.

在台灣做為公關人是沒有社會地位沒有專業尊嚴的!但公關人卻是緘默的,消極的,對於我的熱情呼籲是沒有回應的,弗雷勒能不能幫我看出,公關教育要怎麼做?才能改變這樣的悲情?

林照真在"記者你為什麼不反抗"這本書中有著下面這一段話

"一名年輕記者要我誠實告訴他,我經過多久的歷練後,才做到在採訪
對象(特別指有錢有權者)面前,不再發抖。
我說:「不要問自己何時停止發抖,記者真正要擔心的,是如何寫出
讓採訪對象(特別指有錢有權者)發抖的文章來。"

我對這段話很反感,記者的任務,是為了寫出讓採訪對象發抖的文章嗎?這是不是另一種壓迫者的權力的傲慢呢?受訪者如果無罪為何要有恐懼呢?公關人員為何要向這種恐懼妥脅呢?

作者林照真多次為文提及,公關以迂迴方式影響新聞,更指出記者因為公關人員資訊及採訪協助服務做得太好太周到,而逐漸失去採訪能力

同事們問我,協助記者採訪太周到,卻被罵把記者搞殘障了,都是公關人員的錯,!我們公關人員就這麼不堪嗎?

曾有個吃大餅的故事,兒子吃不到脖子後面的大餅而餓死,難道得怪媽媽為什麼要體貼的把大餅掛在脖子上給兒子吃?這是不是也像怪公關人員為何要鋪好通往山頂的路,讓記者忘記什麼叫攀岩?

誰是受害者?
暴力從來就不是由受壓迫者所發動,如果受壓迫者本身即是暴力的發動者,那他們自己又怎麼可能成為暴力的受害者?
陳世敏老師認為要以empowerment來進行媒體素養教育,但現有新聞教育是否也同時教育記者要有階級意識?教記者把消息來源跟公關人員看成是在新聞體制下的低下寄生蟲?並對這些低下階級應以暴力態度來對話,讓他們對新聞體系心生恐懼呢?

達賴喇嘛被問到為何不發動西藏獨立革命戰爭時說:”爭取西藏自由自主,並不需要發動戰爭,因為戰爭是侵犯了他人的生命自由自主,傷害及侵犯他人自由而得到的自由,並不是真正的自由.”

「我不想給人一種印象,認為多少我們是在灌輸一種佛教思想。我決定只單純地談到人類,根據人們內在感受的,以世俗的倫理為討論基礎,這應該是維持我們探討慈悲心,以及其他諸如此類概念的基本觀點所圍繞的核心,這些與宗教無關。」~達賴喇嘛

革命?造反?賦權!

公關人員應該瞭解自身擁有的權力與自由才能改變現況!!

賦權(Empowerment)
•Empowerment:指個人感受到工作環境中能有工作知識及技能的成長機會,能獲得工作所須的資源、資訊及支持的權力。
•透過當事者與協助者互動的過程,使其察覺到社會文化、意識型態對其負面的影響,並進而激發原本就已經存在的力量

公關人員應該覺醒社會及既有文化對我們工作權力的負面影響,公關人員應該認識自我的專業知識與價值的力量,爭取我們該得到的社會支持.

公關人為什麼不反抗?
•窮人中存在著緘默文化(culture of silence),整個教育體系成了維護緘默文化的主要工具
•自我貶抑是受壓迫者的另一項特質,這種自我貶抑是因為受壓迫者將壓迫者對其看法加以內化.自我貶抑到最後,受壓迫者會變得真的相信自己的無能.

農民會感到自己真的不如他們的雇主,雇主是唯一知曉事物與懂得經營的人.—農夫與弗雷勒的對話

覺醒?對自由的恐懼?
•受壓迫者要能夠去覺察社會上的矛盾,並且進而採取行動,反抗現實中的壓迫性因素.
•覺醒可以幫助人們尋求自我的肯定而避免盲從

公關人,我們沒有做錯事!沒有生來命賤!是誰教我們應該緘默?應該自我貶抑?我們要找到壓迫我們的矛盾因素,我們要找到自我肯定的存在價值.

一百年前,公關之父Ivy Lee就宣示了公關工作的定位與社會價值

公關宣言:(1906)
公關不是不公開事實真象,只想對外做宣傳的工作.
公關的目的在供應真實消息.公關不是廣告,如果新聞媒體認為公關所提供的消息不合乎媒體要求,大可以丟掉不必採用,
我們保証所發佈的消息絕對正確.媒體如果需進要進一步細節或採訪,我們樂意立即提供協助.
我們以坦誠和公開的態度,代表企業(組織)發布民眾認為有價值的新聞

對客戶宣言:(1906)
秘而不宣會造成猜忌,公關不是新聞宣傳人員,而是要指導企業(組織)如何改變經營政策,以公平對待群眾,同時爭取媒體及利益關係人的良好反應

公關學門從管理學院逐漸被趕去行銷服務跟新聞掛帥的教育體系,或許是公關日益沉默與失去自我定位的原因之一

管理學派定義公關:

組織與其相關公眾間溝通的管理,公共關係是「組織」(而非個人化概念),需發揮管理功能以解決組織與其公眾間的溝通與衝突問題

語藝學派定義公關:

「企業公共語藝」的實踐者,公關人員的主要功能是要解決組織的語藝、修辭與形象問題

整合行銷學派定義公關:

公共關係主要的功能是處理「行銷推廣」的問題,執行層面則是「對所有有關產品或服務的消息來源進行整合管理,期使前在與現行顧客採取購買行動,或繼續維持其品牌忠誠度」

不平等的規定!
•壓迫者的行動偽裝於慷慨的外衣下,本質仍然是冷酷的.
•壓迫與受壓迫者關係中存在一個要素就是”規定prescription”,每道規定都代表了某個人將其意識強加於其他人身上,”規定”意味著改變被規定者的意識.使其能符合定規定者的意識.人們必須對壓迫者的成因有著批判性的認知,才能透過改造,創造新情境

如果公關人只知道在行銷廣告科系,遵循整合行銷學派賞賜我們以媒體服務來賣東西的行銷公關任務;或在新聞學掛帥的傳院學公關,聽老師不屑或哀怨的說,公關就是在影響新聞,操弄新聞,製造假新聞做宣傳
我們要如何找到尊嚴跟自我價值?

台灣的公關教育多是依附在新聞學院及廣告系的宿主身上

更何況台灣的教育是囤積式的教育•由教師來教學,而學生只能被教•教師知曉一切,而學生一無所知•由教師來思考,至於學生只是被思考的對象•由教師發表談話,至於學生只能乖乖地在旁邊聽話•由教師來施予紀律,至於學生則只是被訓練的•教師可以決定並強化他的選擇,而學生則必須服從•教師可以行動,學生只能透過教師的行動產生也有行動的幻覺•教師選擇教學的內容,而學生(未經過協商)只能去適應它•在教師身上混淆了知識與人格的權威,而其所處的地位則是與學生自由相對立的•教師是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學生只是客體

弗雷勒,請告訴我,
該怎麼進行公關教育,
來改變公關受壓迫的現況?

革命不是單向洗腦宣傳   是對話  是覺醒
•革命領導不是去進行「解放的宣傳」,也不是僅在壓迫者心中「植入」自由的信念。正確的方式是在於「對話」。
•藉由對話的過程,受壓迫者相信他們必須為自己的解放而戰鬥,因為解放不是革命領袖所賞賜的,而是受壓迫者自身「覺醒」的結果
我要先改變我的公關革命認知態度:
我不該認為其他公關人還有公關學生不懂什麼是公關,
而是應該跟他們對話公關,讓他們自己覺醒公關價值,
建構自己腦中的公關意義,進而因熱愛因自我信仰,
而起身解放戰鬥

與公關學生對話必需要有的態度
•對話是一種創造公關知識的行動。
•對話要謙卑,否則無法接近對方
•對話需要基於對人性的信心與肩負著人性化的使命,這是所有人生來具有的權利
•對話者要能夠進行批判性的思考,否則真實的對話不可能存在。沒有對話,也就沒有溝通;而沒有溝通,也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

提問式教育
•在提問式教育中,人們發展了他們覺察的力量,他們可以用批判的方式去覺察到他們存在於這個世界的方式
•他們不再將世界示為靜態的現實,而是視為過程與轉化中的現實。進一步深化對於其所處情境的意識,會使得民眾把其情境當成具有歷史性的現實來理解,認為它是可以改造的,不再只是順服,而有著改造與探究的動力
我要改變公關的教學方式:
要以,批判性思考,提問式教育,建構式教育,
才能讓公關學習者找到存在的價值,進而建構出屬於他自己的,
可應用到不同情境的專業公關知識

小結
•覺醒與正名
–頒布職業法規,界定公關專業定義標準、規範與道德倫理,推動國家專業考試
–加強對大眾及企業組織的公關覺醒認識教育
•團結是力量
–建立公關學術平台,檢視現有公關課程與教育問題
–設置培訓公關師資計劃
–以有組織的行動發展公關教材及教學方式
–增加公關師資進行教材交換,經驗互補
•出世入世
–鼓勵公關教師與學生到業界實習,增加對話
–鼓勵公關實務界提供教材及協助學校教學研究
–鼓勵公關人員再進修以形成善性循環

 

 

 

newliza20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ceo在學校教書的學期結束前,ceo通常會跟班上學生安排一對一的對話,
昨天,不同的學生讓我一直重覆問他們,

你認為洗頭妹洗久了就會變成設計師嗎?
你認為庖丁之所以成為庖丁只是因為比別人宰了更多牛嗎?

在大學教課第四年了!
為了怕學生人數太多,無法瞭解他們個別的學習情況,
同時也想多瞭解他們對公關學習的想法,
更希望能給他們在學習方向上的一些建議,
每年,我都會在學期結束前跟班上學生安排一對一聊聊.

就跟往年一樣,
總會有學生跟我抱怨:
說學校的理論課太多,
說不知道在學校都是紙上談兵,真能上戰場殺敵嗎?
說為什麼不多排點讓他們實作的課呢?
有趣的是,會有這樣的疑問跟抱怨的學生,通常課堂表現都不是很好!

我反問學生:如果妳不想在學校上太多學術理論課,想早點去工作,
那妳是不是覺得如果早點去當洗頭妹,就會早點變成首席設計師?
學生反問我:難道不是嗎?
我說:當然不會是!!


因為一個傑出的設計師,並不只是會那些助理從旁能看見的手藝,
設計師腦中具有的色彩學,造型學,人體結構學,物理化學等等知識...
都是除了現場的實作技巧之外,還得另外去閱讀與學習才能擁有的,
而這些是助理看不見或不知道的!

我又問到:你認為庖丁解牛除了多練習宰牛之外,沒有別的看不見的知識在他腦袋嗎?
他必須研究工具,必須瞭解肌理,必須知道生物學......
這些才是解牛速度快以及支解的材料能被烹調的原因.
我問學生知道有一種切肉刀是有一個一個洞的嗎?
知道為什麼要有洞嗎?那些洞是要讓肉不會黏刀的,
給你一箱工具去殺牛,你會知道那些地方的肉跟骨頭要拿什麼樣的工具嗎?

我又問到,你知道老虎伍茲比賽要打十八洞嗎?
那你知道打十八洞至少要拿幾種桿子嗎?
每種桿子的功能跟原因是什麼跟為什麼你知道嗎?
天氣跟球場土壤狀況不同時有不同的物理計算你知道嗎?

如果腦袋空空去宰牛,可能犧牲一千隻牛你也不會變庖丁,
但如果我把工具對應的原理原則,牛的身體結構跟烹飪原理的課都先教過你,
再把庖丁解牛的順序跟工具使用都做成SOP錄影帶,輔助說明
再讓你下場練習.
當年庖丁可能練了五百頭才成為大師,
而你先學了相關知識再去練習,
或許,練到兩百頭你就出師了!

這就是有知識跟沒知識的差別!!

真的很難過一年一年,公關本科學生總是不知道自己的學習地圖,
資質跟態度差的學生就放棄學習,
資質好態度好的學生也走得很徬徨恐懼.

庖丁解牛或許是一個好的解說例子,
但就看我要怎麼將公關課程做拆解再組合成公關學習地圖給學生了!

newliza20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今天ceo到台南崑山大學演講,主題在上圖話面中,自己看

我請下面的同學拿我的相機幫我拍照做記錄

我自己看了所有的照片後忍不住覺得很好笑

發現自己演講時的肢體動作好多好大

不曉得還以為是上舞蹈課

你看過ceo演講嗎

你覺得我像不像在做戴老師帶動唱

手抬高

一二三四 二二三四 三二三四

再來一次

newliza20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跟著研一的學弟妹買了這本多啦a夢的新指參.不用數字的研究/蕭瑞麟(培生,2006)

這本書的作者是個文筆很流暢的學者,主攻詮釋學個案研究法.

上次在學校也聽過一個管院的老師演講個案研究法.

說實話,這些管院出身的老師好像說話比較容易讓人聽得懂.

這本主張質性研究的硬書,卻是讓他寫得好看極了,

因為他喜歡用故事來詮釋,因此讓人很好懂.而且他舉的故事範圍很廣,

連電影跟日劇都有,很親切!

    作者既然是專攻"詮釋主義",就要來看他怎麼說明what is this囉!

書上說,詮釋主義源自對基督教"聖經"的訓詁之學,它原來是一門針對宗教經典進行核對與詮釋的學問.

早期的聖經因為歷經不同傳教士的翻譯,加上各代君主為鞏固個人勢力,將原典篡改得面目全非.

因此後代有志之傳教士,紛紛透過史學與訓詁的方法,重新去詮釋聖經以還原聖典的原義.

由於每位傳教士詮釋的方式各有不同,結果也就五花八門.後來詮釋學被廣泛運用於社會科學.

作者說,這種詮釋學和小說是很像的,研究者利用故事情節將社會現象的縮影重現.例如讓沒有去過

原始部落的讀者也能知道該部落生活的狀態.

    詮釋學並非注重以"構念"有系統的描述現象,它強調以"故事"補捉現象的原貌,以使其中人的感受與經驗再生,讀者從而可以體會到現象的背景與情境.

 

 

newliza20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二月底要交出一個七月份兩岸傳播研討會的危機個案研究簡述.

本來想選博士倫藥水的案子,但似乎SKII因為知名度更高,會更受到注目,

所以就準備以SKII來撰寫.

 

    其實危機個案的資料收集不是很容易,除非是親身參與,

否則除了收集在報導上能看到的次級資料之外,很難得到更多INSIDE STORY

危機事件的當事人,除非外界跟組織內部都認為處理的很成功,否則都不願意再對外多談.

 

    多數危機個案的資料都不完整,但可笑的是,多數人不論是否為公關專家,

都會輕率的對個案做評論,頭頭是道的說三論四.我自己公關做得越久,危機處理經驗越多,

反而越不敢輕易評論個案.

因為每個危機案的表面之下,通常反而有更多組織經營管理的複雜故事情節在其中.

而其中精采的管理個案學習價值,往往遠超過危機個案本身.

 

    在書局買回一本中央研究院院士 許倬雲所著的"從歷史看人物"(洪建全基金會,2005),

在書中的第一章,許倬雲陳述自己對歷史的評斷時,有兩個態度很重要.

 

第一,是時時心存寬恕,設身處地,拿自己擺在那個歷史人物的位置上,

         想一想, 如果我是那個人,又會如何?會不會做得比他更好一點?

         抱著這個態度來評斷,總是會公允些.

第二,是避免抱著非黑即白的態度,一刀切.

         因為天下沒有一個人完全是功,也沒有一個人全然是過.

         每個人都受到時代與環境條件的約束,很難跳脫出來.

         這使得人雖然常有做好的心,但往往卻失敗了.

         面對這種人,應該去理解他們的環境,同情他們,並從他們身上檢討學習.

         如果今天我們處於類似環境狀況,能不能因為從他們身上擷取了一些教訓,

         使得我們能做得更好一點?

 

    用許先生這個歷史評論態度來做危機個案的研究洽當極了.

其實所有的個案都是歷史!

許教授說,歷史是我們集體的經驗與記憶.拿著共同的記憶,將經驗重建,

把經驗做歸納,把經驗做分析,形成一些風險管理的公式,指出可能會面臨的危機,

透過越多的記憶與經驗的歸納分析,就能讓時空的特殊性減少,

讓共通性增加,這就是以史為鑑的大用.

newliza20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