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跟公關有關 (31)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今天我幫一本遠流出版的新書寫了書序!

我有點忘記這是我寫序的第幾本書了,

但我還沒有成為作者。

 

這個月,距離我能出書成為作者又接近了一點,

因為我幫復旦大學寫了兩篇報告, 集結在新出版的藍皮書中,

我成了共同作者,而且是在大陸呢!

復旦大學國際公共關係研究中心出版的新書,熱騰騰喔!

呵呵,我列名編委呢!

書中有我兩篇研究報告呢!

newliza20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左二是講者:IBM公司公關部全球資深副總裁Jon C. Iwata

受公關基金會邀請專題演講「善用公關力 協助打造全球化的整合型企業」(Willing to Change in Globally Integrated Enterprise),探討「公關策略在全球化整合型企業中的重要性」、「如何協助全球化的企業制定公關策略」、「如何協助全球化企業孕育組織文化」與「如何在全球化發展的組織架構中進行組織溝通」、「如何吸引與培育符合全球化企業所需的公關人才」等企業公關議題。

對啦.他是出生在矽谷的日裔美人.

Jon Iwata畢業於美國聖荷西州立大學新聞與大眾傳播學系

他昨天演講被問到生涯問題時也特別強調,

大學中的溝通相關學術理論是很有價值的,他常常會回頭去複習,

在學校學了什麼,能不能拿來解決或突破工作上的問題.

他在昨天的演講中提出了三點公關人非常重要必須"轉變"的觀念

而我覺得他提出的這三點,正是還原公關百年發展以來的基本原理原則,

以及以傳播基本原理來思考公關,

 第一:From ‘positioning’ to  definition

第二:From ‘channels and messaging’ to building networks and relationships

§第三:From changing perceptions to changing realities

    IBM在全球超過170個國家設有分公司,員工人數約32萬,從1900年的工業時代到今日所謂「地球是平的」的全球化年代,IBM經歷多次成功企業轉型,名列全球最受尊崇的企業之一,在科技發展、企業管理、人才培育等各領域均擁有領導地位。

    IBM的組織溝通工作,是由公關部門(Communications)負責,隸屬這個部門的成員在全球超過一千人而領導這個上千人部門的靈魂人物便是資深副總裁Jon C. Iwata

Jon Iwata直接向IBM董事長暨執行長帕米沙諾報告,負責包含媒體、分析師、員工及股東等組織溝通工作,帶領IBM公關部擬定企業品牌策略與32萬名員工之企業內部網路的規劃管理;他同時主導IBM三大企業價值的推廣,並將其深植於企業文化。

 

為什麼我會推崇他是公關人的ROLE MODLE呢?

1.對公關工作有毅力

Jon Iwata1984年加入IBM公司,在全球八大實驗室之一的亞曼頓研究中心(Almaden Research Center)擔任公關人員

2.對公關工作有使命感,

他在IBM很谷底時期沒有逃走,1989年轉調紐約總部公關部門

3.對公關的部門地位如何提昇有智慧

1995年由前任總裁葛士納拔擢為公關部副總裁,並使公關部轉型為直屬CEO的一級單位

--是的,我有問他如何說服ceo的,他說,

第一,要先自我體認公關如果只負責媒體關係是會做到死巷,不可能有組織價值, 

第二,找出除了媒體關係的其他利益關係人關係管理為何需要由公關部來管理的  重要說服理由.

第三,提出這些關係如何管理如何評估對組織有利的證據來說服並證明部門價值.

4.證明公關人可以成為重要決策核心

2002年由現任總裁帕米沙諾任命為資深副總裁,躋身IBM全球管理委員會、策略制定團隊、全球市場行銷委員會、企業智慧財產政策委員會等全球一級決策團隊。

 

我的公關夥伴們,好好以他為目標學習,

並好好咀嚼一下公關及傳播基本原理

不要背離這些資產

不要窄化自己的思維和工作

不要向市場妥協

 

 

 


 

newliza20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ceo今天生日忙著主持演講會

繼上次JAMES GRUNIG之後,這次活動報名參加者的質量都很好.

這場演講,講者是公關人的ROLE MODLE,他在IBM公關部服務23年,

同事笑說我終於認識,有人做公關而且是在同一個公司,做得比我久.

是的,但他(左二的先生JON IWATA)比我更值得公關人學習

我今天沒空spa也沒空喝酒,

但今年剛到貨的薄酒來,已經在我辦公室.

newliza20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我和Olieve代表台灣參加,由我負責做簡報.

原本覺得我會很緊張,因為下午的時間讓人昏昏欲睡,不是很適合聽簡報,

可能這幾年這樣的活動參加多了 ,說也奇怪,上台前我還很緊張,

到了簡報台,我卻一點也沒發抖,相反的,雖然正式場合不能搞笑不能講台語,

但我表現得非常穩,就像個主播跟主持人般泰然自若,

我自己很滿意,連本業是財經新聞台主播的大會主持人,會後都跟我說我的台風真穩.

可能是因為代表台灣出席,下面又都是中國及其他國家地區的學者專家,

所以我反而很冷靜的作戰, 圓滿完成任務.

ya!任務成功!!!

 


 

newliza20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這是復旦大學舊校門,傍晚五點半,天黑了不是拍得很清楚,但看到右邊有個民國十年吧!

但這是復刻版,真正的舊校門在抗日時榨炸掉了!復旦跟北大都剛慶祝百年校慶沒多久!

這學校真的很有古典學校氣質,也同時有很多氣勢宏偉的新建築,愛照相的可以來玩.

聽說這是中國少數僅存在校園中的毛澤東像.就跟我們現在在台灣已經不容易找到蔣公銅像.

我到復旦新聞傳播學院演講,右邊是副院長孟建老師,左邊是中國公關名師紀華強老師.

在復旦的演講,兩位老 師說這樣的人數算是挺多的,演講教室滿滿,看起來是七八十人有吧.

講題挺受歡迎,正巧復旦在編中國公關藍皮書,邀我將演講內容改寫為文章,

我的報告將放在中國公關藍皮書上,但條件是,十天內交出個萬字稿,天ㄚ,

但為了台灣之光,拼了!!!!!!

這個生日禮物太特別了!!!
 

newliza20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10月14日,將近四百個公關人一起聆聽公關大師James E. Grunig跟Larissa Grunig演講,

會後許多人都跟我說"恭喜""很成功",我對大家用恭喜這個賀辭感到怪異,

不知他們認為我會"喜"什麼?!但我確實是欣喜的!

在這個知識被過度簡化的年代,聽學者演講是一種冷學習的知識活動,

但是,幾百個優秀的公關老師,企業公關主管,公關公司同業,

一起積極聽著英文的公關學術演講,會後許多人還跟我說希望能多一點這類學習活動,

這真的讓我對公關人很驕傲,我相信公關一定可以成為被社會尊敬的專業!

James Grunig今年65歲 Larissa Grunig今年60歲,跟他們相處四天,

覺得他們能在國際上行走不是沒有道理.

除了對公關專業理念的堅持與倡導之外,他們對於虛心學習者也是相當的有耐心,

另外,就是他們都有著專業公關人員對周遭環境及人,很細心很體貼很周到的特質.

雖然有語言及文化的差異,相處起來仍有如沐春風的愉快.

他們倆其實跟我的父母年紀相仿,行動已經不是那麼靈活,

但仍然充滿熱情的到全世界倡議專業公關理論.這讓我想起鍾榮凱老師跟張在山老師,

這兩位公關老師前前輩,都已年近八十了,鍾老師仍積極參與所有國際公關學術研討活動,

而張老師前年還把自己所寫的公關課本增修了第五版出版.

我想,這就是真正的公關人,他們的熱情,永不會熄滅永不被險惡的環境所打敗!


相較於公關人的熱情,公關老師這個社群顯得好渺小,好冷清,

但即便如此,1013的公關教育活動,讓我跟原本就熟識的公關老師--

孫秀蕙,吳宜蓁跟兼具兩種身份的胡馨如,為了要準備這場研討會,

而對公關教育重新整理了一些重要的思維觀點,彼此有了很多刺激啟發,

更燃起彼此對公關教育的熱情.

雖然參與的老師不多,但還是新認識了幾位跟我們一樣對公關教育有熱忱的老師.

除了1314兩天都支持的陳一香跟張依依老師,還認識之前沒機會接觸的大葉跟崑山.

相較於台灣,大陸的公關教育就很火热了,6月22日到北京參加CIPRA年會時,

我在教育委員會針對台灣公關教育做報告,參與的各省市的高校公關教育代表非常多,

他們多是位階高的主任或院長,但相當認真也熱情,

在我報告完後,熱情的與我交流並邀約.這也是一種為國爭光吧!

newliza20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寫論文時非常不習慣一件事,就是要在文中稱我認識的朋友xx學者,

我其實很不習慣稱人學者,因為學者對我而言要像孔孟這麼厲害,

唸完博士在學校教書的人被稱為學者,跟我的期待差很多.

跟兒子一起翻書時看到書中有幾段關於人才的描述文字,

雖然不能解決我對學者的疑問,但也是有趣的參考

漢代王充以能否著書立說為標準,將當時的人才分為四類:

1.儒生:能說經者

2.通人:博覽古今者

3.文人:能採集傳書以上書奏記者

4.鴻儒:能精思著文連結篇章者

以這個標準,那碩士以上的人應該都能叫鴻儒吧

宋朝秦觀對人才的分類就有趣多了

1.成才:氣識閎而風節勵,問學博而治行純,通當世之務,明道德之歸

2.奇才:經術藝文,吏方將略,有一卓然過人數等,而不能飾小行,矜小廉川自托於閭裏

3.散才:隨群而入,逐隊而趨,既無善最之可記,又無顯過之可繩,攝空取乏,取位而已

4.不才:寡聞見,暗機會,乖物理,昧人情,執百有司之事,無一施而可

以宋朝的標準,多數人只是散才,連當不才都不夠壞.

魏朝李克提供文侯辨析人才的五個要點還不賴:

1.平居時與誰親近

2.富裕時與誰共享

3.達顯時舉用何人

4.困苦時何事不為

5.窮乏時是否茍取

其實他這是幫文侯提供選宰相的標準參考的,

但我想,最後應該要再加上

6.顯達富貴時何事不為

這樣標準可能更高吧

 

 

newliza20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睡前看文獻真是件好事與壞事,因為我又從床上爬起來打開電腦,

要把剛剛讀的文獻所得的靈感寫下來.

這份2002年Grunig發表在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Management的文章中提到,

PRSA在1993年就做過一次大規模的研究,想從20世紀初就已經解決學術教育與實務間的問題的

醫學教育中,借鏡學習公關教育要如何具有社會實務價值,而公關專業如何透過學術研究得到社會專業地位與尊重.

不過說實話,我看到了很多why & what ,但沒有看到how !

看到很多why not & what can't , 很多的應然,但沒有實然!

 

Grunig在文中提到,所有的實務應有研究理論做支持,所有的學術研究應該以提昇實務的價值做目標!

記得研一時,要做百齡老師的作業,我挑了公司的DMS做標的,

研究公司的AE究竟要如何能上手成為這份媒體監看報告的撰寫專家,

當時老師很怕我濫用亂用研究去解釋我的工作現象,

但其實我一邊在公司做研究一邊寫報告,寫完報告又拿來修正做為公司教育訓練教材,

其實對公司在DMS的新人教育上算是一個很有貢獻的研究.

後來,上蘇蘅老師的閱聽人研究的課,我又再一次拿DMS來研究,

這回是從DMS的閱聽人來做研究,也就是做客戶調查,

我原本覺得這實在稱不上閱聽人研究,但蘇老師卻非常認同我們家的DMS,

她認為這就是一份TAILORMADE的網路電子報,非常特殊而有價值,

幸虧之前學了研究方法,所以進行調查時的問題設計是很有理論基礎的,

使用與滿足,期望價值取徑與利基,都是非常普通的媒介研究理論,

但在我20年的實務工作中,從沒有用理論為基礎去做調查來驗證我們的工作價值與背後原因.

這份調查的發現也對我們在DMS的管理與推廣上相當有貢獻,

因為調查結果有一點點出乎我們意外的地方,原來公關人員並不是對我們DMS最高度期望的閱聽人,

竟然是客戶公司中的高階決策主管,他的期待值越高,滿意度越高,越是對我們DMS有不可替代性的依賴.

調查之後,我們便更加致力於將DMS技術性的讓這些決策對象要收到,

並要求執行同事務必不斷詢問客戶反應,經常性針對客戶反應做調整.

這個DMS服務在集團內已經有越來越高的銷售比例,

目前我們也已經將它又發展成一個獨立的議題管理電子報的全新公關服務.

我非常同意GRUNIG說的話,實務要有理論做基礎,

而很幸運這在我的職權內,能讓它被實現被實踐,

但我不是最好的學術研究者,如果學術研究者能跟我合作,

相信我們公司會很快接近GRUNIG一半的期望,

問題是另一半呢?

公關教育有對實務做瞭解嗎?

公關學術研究有拿公關實務的改善做為研究目標嗎?

說實話,我還感覺不到,

或許等我去做這個橋樑吧!

有能力有權力的人就該為社會多做點事,

我對公關這個社會就是該多做讓她INNOVATION的事!

 

newliza20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我身邊的人都知道,

"屁啦"是一句我常說的話,

說這句話時,代表我不同意對方,

可能是對內容不同意,也可能是對觀點不同意.

但我不會當面當場對人家說,"你說謊"!!

最近有一本新書,書名叫"放屁"

是南方碩翻譯自英文書名為"on bullshit"的一本小書.

但這是一本用學術"論述"(我本年度最恨的字)

探討關於放屁跟說謊的差別,以及各自的原因原理...等等

在作者的觀點,放屁比說謊的罪還要重,

作者認為放屁的內容未必都是假的,但放屁的人心無是非.蓄意誤導.

而作者認為,說謊的人心中有是非,只是恐懼,而閃避事實沒說,卻說了不真實的話.

也就是說,作者認為說謊只是真小人,而放屁是偽君子.

整個看起來似乎言之鑿鑿,非常有道理,

作者也提出整個社會都很容忍大家都可以亂放屁,

例如,就像我家兒子牛牛這樣的小學生也可以批評時政,

大人不糾正他說的話沒有根據,卻沾沾自喜這小孩真聰明...(我家不會,我老公會罵我兒子說你憑什麼根據可以這樣批評,而我兒子會很委曲的說,可是你們大人也都這樣做ㄚ)

 

其實我不是整個非常同意作者的觀點,而且我會希望以傳播與文化,傳播與閱聽人的角度,

去整個評論作者有那些論點是有漏洞的,(但我沒有這麼深厚的功力)

但至少非常明顯的一點是可以被挑出來的,

他認為從事廣告公關與政治的人,常常在做這種

雖然說的都可能是實話,而骨子裡卻是蓄意誤導的事.

也就是說,他認為廣告公關的人通常都在放屁.

他預設了做廣告公關的人一定是想"誤導",

導引被宣傳的人做他不想不願不該做的事,

我覺得這又太無限上綱關於人的認知與是非了,

照作者這個推論,

其實幾乎所有認真教育的父母師長,

他們對子女晚輩學生所循循善誘而說的話,

都是放屁!!

如果我們身為父母師長的人同意作者的觀點,

而不要做一個放屁的人(因為作者說放屁的罪比說謊重)

那我們應該對小孩跟學生的不當行為應該說:

懶得管你,你去死吧!

或說,

我不要教你了,笨得跟豬一樣!

喔!對不起,不能說笨得像豬,因為作者說我沒有證據證明豬是笨的!!

哈哈哈

 

 

newliza20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上一期商周的何飛鵬專欄文章中,有下面幾段話讓我很有同感

他談到的是,人碰到挑戰時,是挑戰自我極限不斷成長,

還是害怕痛苦與失敗,選擇逃避.

在我工作的學習之路上,我並不喜歡趨於安全穩定的狀態,

在comfortable zone待久了會像溫水青蛙

幸虧環境總是讓我沒有安逸太久的機會

不斷出考題試鍊我.

就像阿靖說的,痛苦嗎?因為你正在成長!

今天,你痛過了沒?

沒有?那你會找不到快樂喔!

快去享受痛苦吧!

-----------------------------------------------------------------------------------------------------------

回想自己的成長歷程,當每一次遇到挑戰、面臨超過我經驗值的事時,我知道我退無可退,做了過河卒子,只能勇敢向前,那頗有狗急跳牆的味道,但也因為如此,我打起精神、全力以赴,也就關關難過關關過,我的能力極限不斷擴大成長。我知道在學習成長的初期,我的挑戰、我面臨的困難,都是老闆逼的、都是老闆命令的,我無法拒絕。但後來,我逐漸知道,我可以的,不用怕,於是我開始習慣挑戰,習慣不斷自我測試能力的極限,甚至對沒有難度的事,興味索然。
我應該這麼說,能力是挑戰出來的。每一段時間就要設立一個更高的目標,讓自己陷入困難然後全力以赴完成。每一次的挑戰,都是成長的機會,遇到超過能力以外的事,應該興奮、要高興,那是人生最關鍵的時刻!

newliza20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家常問我妳如何扮演這麼多角色ㄚ

這是我今天的行程表

早上七點  老公受我之託把我挖起床

早上八點半 喝過老公煮的愛心咖啡搭計乘車趕出門

早上九點 到市府交通局開評審會議 第一次練習當公家會議主席

早上11點 聽kc小花做產業分析報告

中午 邊吃家樂福滷味邊看本期商週還有本週六的學校作業

下午 兩點把今天的email清一清回一回順便跟kc ann討論昨天的報告及案子

下午兩點半 把要叫世新學生預習的檔案寄出去給學生叫他們下週一上課準備好

下午三點 再到市府新聞處開評審會議

下午四點半 趕到y客戶公司做客戶滿意度瞭解

下午六點 跟apex vicky說一下y客戶的意見

下午七點 把明天上課講義印出來看 順便跟爸爸說明天一定要轉院去檢查肝的狀況

下午七點半 跟老闆講兩句話

下午八點半 跟kc同事去聚餐

下午11點 回家上網跟學生聊一下作業有沒有問題

下午12點 把兩天沒洗的碗洗乾淨 順便吃老公切好放在冰箱的鳳梨 再把明天兒子要繳的補習費放好.

現在是深夜一點了 我要來讀明天上課要準備好的閱讀書籍

這就是我的一天

newliza20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