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上盧非易老師的課堂上,期末作業寫了這份用ppt畫出來的報告,

這裡不好貼ppt的圖,但文字仍可以貼出來

班上大姐榮華看完這篇有給了我一些意見,並且要我不要太悲觀

可能是提案表達的習慣,語意措辭會比較看似激烈,

但基本上我是用正面積極的態度在看待這個主題,

在這裡僅供分享,希望閱讀者不會誤會.

 

保羅.弗雷勒
會如何革公關教育的命?

緣起:

陳世敏老師說:媒體素養教育的哲學思想基礎,就是植基在empowerment賦權這個概念中。在目前媒體面臨的許多問題中,我們可以從很多不同的面向去做探討,但會從empowerment這個概念切入,便是希望能從策略面去思考媒體問題,希望能得到媒體改革的根本辦法。因此選擇成功的教育革命家弗雷勒的這本書,希望能做為我們媒體革命的參考

巴西教育家保羅.弗雷勒認為:
民眾對於受反貧苦的革命倡導沒有回應,是因為沒有受教育,沒有知識能力來表達自己的痛苦,傳統革命家的單向式呼籲,沒有跟民眾真正對話,是無法成功的。因此弗雷勒到處進行演講式的教育,到處倡導並推動此一受壓迫者教育學的觀念,希望能推動巴西民眾產生根本性的改變.

在台灣做為公關人是沒有社會地位沒有專業尊嚴的!但公關人卻是緘默的,消極的,對於我的熱情呼籲是沒有回應的,弗雷勒能不能幫我看出,公關教育要怎麼做?才能改變這樣的悲情?

林照真在"記者你為什麼不反抗"這本書中有著下面這一段話

"一名年輕記者要我誠實告訴他,我經過多久的歷練後,才做到在採訪
對象(特別指有錢有權者)面前,不再發抖。
我說:「不要問自己何時停止發抖,記者真正要擔心的,是如何寫出
讓採訪對象(特別指有錢有權者)發抖的文章來。"

我對這段話很反感,記者的任務,是為了寫出讓採訪對象發抖的文章嗎?這是不是另一種壓迫者的權力的傲慢呢?受訪者如果無罪為何要有恐懼呢?公關人員為何要向這種恐懼妥脅呢?

作者林照真多次為文提及,公關以迂迴方式影響新聞,更指出記者因為公關人員資訊及採訪協助服務做得太好太周到,而逐漸失去採訪能力

同事們問我,協助記者採訪太周到,卻被罵把記者搞殘障了,都是公關人員的錯,!我們公關人員就這麼不堪嗎?

曾有個吃大餅的故事,兒子吃不到脖子後面的大餅而餓死,難道得怪媽媽為什麼要體貼的把大餅掛在脖子上給兒子吃?這是不是也像怪公關人員為何要鋪好通往山頂的路,讓記者忘記什麼叫攀岩?

誰是受害者?
暴力從來就不是由受壓迫者所發動,如果受壓迫者本身即是暴力的發動者,那他們自己又怎麼可能成為暴力的受害者?
陳世敏老師認為要以empowerment來進行媒體素養教育,但現有新聞教育是否也同時教育記者要有階級意識?教記者把消息來源跟公關人員看成是在新聞體制下的低下寄生蟲?並對這些低下階級應以暴力態度來對話,讓他們對新聞體系心生恐懼呢?

達賴喇嘛被問到為何不發動西藏獨立革命戰爭時說:”爭取西藏自由自主,並不需要發動戰爭,因為戰爭是侵犯了他人的生命自由自主,傷害及侵犯他人自由而得到的自由,並不是真正的自由.”

「我不想給人一種印象,認為多少我們是在灌輸一種佛教思想。我決定只單純地談到人類,根據人們內在感受的,以世俗的倫理為討論基礎,這應該是維持我們探討慈悲心,以及其他諸如此類概念的基本觀點所圍繞的核心,這些與宗教無關。」~達賴喇嘛

革命?造反?賦權!

公關人員應該瞭解自身擁有的權力與自由才能改變現況!!

賦權(Empowerment)
•Empowerment:指個人感受到工作環境中能有工作知識及技能的成長機會,能獲得工作所須的資源、資訊及支持的權力。
•透過當事者與協助者互動的過程,使其察覺到社會文化、意識型態對其負面的影響,並進而激發原本就已經存在的力量

公關人員應該覺醒社會及既有文化對我們工作權力的負面影響,公關人員應該認識自我的專業知識與價值的力量,爭取我們該得到的社會支持.

公關人為什麼不反抗?
•窮人中存在著緘默文化(culture of silence),整個教育體系成了維護緘默文化的主要工具
•自我貶抑是受壓迫者的另一項特質,這種自我貶抑是因為受壓迫者將壓迫者對其看法加以內化.自我貶抑到最後,受壓迫者會變得真的相信自己的無能.

農民會感到自己真的不如他們的雇主,雇主是唯一知曉事物與懂得經營的人.—農夫與弗雷勒的對話

覺醒?對自由的恐懼?
•受壓迫者要能夠去覺察社會上的矛盾,並且進而採取行動,反抗現實中的壓迫性因素.
•覺醒可以幫助人們尋求自我的肯定而避免盲從

公關人,我們沒有做錯事!沒有生來命賤!是誰教我們應該緘默?應該自我貶抑?我們要找到壓迫我們的矛盾因素,我們要找到自我肯定的存在價值.

一百年前,公關之父Ivy Lee就宣示了公關工作的定位與社會價值

公關宣言:(1906)
公關不是不公開事實真象,只想對外做宣傳的工作.
公關的目的在供應真實消息.公關不是廣告,如果新聞媒體認為公關所提供的消息不合乎媒體要求,大可以丟掉不必採用,
我們保証所發佈的消息絕對正確.媒體如果需進要進一步細節或採訪,我們樂意立即提供協助.
我們以坦誠和公開的態度,代表企業(組織)發布民眾認為有價值的新聞

對客戶宣言:(1906)
秘而不宣會造成猜忌,公關不是新聞宣傳人員,而是要指導企業(組織)如何改變經營政策,以公平對待群眾,同時爭取媒體及利益關係人的良好反應

公關學門從管理學院逐漸被趕去行銷服務跟新聞掛帥的教育體系,或許是公關日益沉默與失去自我定位的原因之一

管理學派定義公關:

組織與其相關公眾間溝通的管理,公共關係是「組織」(而非個人化概念),需發揮管理功能以解決組織與其公眾間的溝通與衝突問題

語藝學派定義公關:

「企業公共語藝」的實踐者,公關人員的主要功能是要解決組織的語藝、修辭與形象問題

整合行銷學派定義公關:

公共關係主要的功能是處理「行銷推廣」的問題,執行層面則是「對所有有關產品或服務的消息來源進行整合管理,期使前在與現行顧客採取購買行動,或繼續維持其品牌忠誠度」

不平等的規定!
•壓迫者的行動偽裝於慷慨的外衣下,本質仍然是冷酷的.
•壓迫與受壓迫者關係中存在一個要素就是”規定prescription”,每道規定都代表了某個人將其意識強加於其他人身上,”規定”意味著改變被規定者的意識.使其能符合定規定者的意識.人們必須對壓迫者的成因有著批判性的認知,才能透過改造,創造新情境

如果公關人只知道在行銷廣告科系,遵循整合行銷學派賞賜我們以媒體服務來賣東西的行銷公關任務;或在新聞學掛帥的傳院學公關,聽老師不屑或哀怨的說,公關就是在影響新聞,操弄新聞,製造假新聞做宣傳
我們要如何找到尊嚴跟自我價值?

台灣的公關教育多是依附在新聞學院及廣告系的宿主身上

更何況台灣的教育是囤積式的教育•由教師來教學,而學生只能被教•教師知曉一切,而學生一無所知•由教師來思考,至於學生只是被思考的對象•由教師發表談話,至於學生只能乖乖地在旁邊聽話•由教師來施予紀律,至於學生則只是被訓練的•教師可以決定並強化他的選擇,而學生則必須服從•教師可以行動,學生只能透過教師的行動產生也有行動的幻覺•教師選擇教學的內容,而學生(未經過協商)只能去適應它•在教師身上混淆了知識與人格的權威,而其所處的地位則是與學生自由相對立的•教師是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學生只是客體

弗雷勒,請告訴我,
該怎麼進行公關教育,
來改變公關受壓迫的現況?

革命不是單向洗腦宣傳   是對話  是覺醒
•革命領導不是去進行「解放的宣傳」,也不是僅在壓迫者心中「植入」自由的信念。正確的方式是在於「對話」。
•藉由對話的過程,受壓迫者相信他們必須為自己的解放而戰鬥,因為解放不是革命領袖所賞賜的,而是受壓迫者自身「覺醒」的結果
我要先改變我的公關革命認知態度:
我不該認為其他公關人還有公關學生不懂什麼是公關,
而是應該跟他們對話公關,讓他們自己覺醒公關價值,
建構自己腦中的公關意義,進而因熱愛因自我信仰,
而起身解放戰鬥

與公關學生對話必需要有的態度
•對話是一種創造公關知識的行動。
•對話要謙卑,否則無法接近對方
•對話需要基於對人性的信心與肩負著人性化的使命,這是所有人生來具有的權利
•對話者要能夠進行批判性的思考,否則真實的對話不可能存在。沒有對話,也就沒有溝通;而沒有溝通,也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

提問式教育
•在提問式教育中,人們發展了他們覺察的力量,他們可以用批判的方式去覺察到他們存在於這個世界的方式
•他們不再將世界示為靜態的現實,而是視為過程與轉化中的現實。進一步深化對於其所處情境的意識,會使得民眾把其情境當成具有歷史性的現實來理解,認為它是可以改造的,不再只是順服,而有著改造與探究的動力
我要改變公關的教學方式:
要以,批判性思考,提問式教育,建構式教育,
才能讓公關學習者找到存在的價值,進而建構出屬於他自己的,
可應用到不同情境的專業公關知識

小結
•覺醒與正名
–頒布職業法規,界定公關專業定義標準、規範與道德倫理,推動國家專業考試
–加強對大眾及企業組織的公關覺醒認識教育
•團結是力量
–建立公關學術平台,檢視現有公關課程與教育問題
–設置培訓公關師資計劃
–以有組織的行動發展公關教材及教學方式
–增加公關師資進行教材交換,經驗互補
•出世入世
–鼓勵公關教師與學生到業界實習,增加對話
–鼓勵公關實務界提供教材及協助學校教學研究
–鼓勵公關人員再進修以形成善性循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ewliza20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