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專班的學號是93字頭,專班是從90開始的,原來叫做新聞所在職碩士班,我是專班的第四屆學生,也是專班改名為政大傳播學院在職碩士專班之後的第一屆.
專班的報考條件之一是工作六年以上,相較於一般emba的年資要求還要高,更是遠比其他傳播在職碩士班的年資要求高很多.
鍾院長在訪談時被問到專班挑選學生的條件是什麼呢?
院長說到,既然我們專班希望能培育學生具備在傳播巨變洪流下的生存能力,再學習學習的能力,跟改變傳播社會的影響力,那麼挑選學生時,便會留意該生是否有下面這些特質:
第一,這個人對於傳播產業的現況是有困惑的
第二,這個人對於目前的工作現況是認為有問題要解決的
第三,這個人在組織或社會環境中是具備領導地位跟影響力的
沒錯,我的多數同學都是屬於具備這樣的條件的,我們班上24個人的平均工作年資是十年,
也就是說半數以上的同學都有十至二十年以上的工作資歷了.
人如果有了學習動機,唸起書來真的很不一樣.
政大傳院EMA是每個週六上課,早上九點就開始第一堂課.
我們班上在兩年半的上課期間,沒有人遲到過,也幾乎沒有人請假過,大家都非常珍惜每週六的學習時間.
由於同學都很資深,加上每個人都卯足全力的準備功課,因此每一堂課,除了老師本身學富五車的傳授之外,二十幾個同學在每一個主題上的分享,更是讓人如同多聽了二十幾場專家分享.
專班同學多屬廣義的傳播產業工作者,因此對於增加自身對於其他傳播領域的深度瞭解非常有幫助.
我們班是更名後的第一屆,前面三屆並沒有建立學長姐制度,而我因為陰錯陽差選了兩堂跟高一班92屆學長姐一起上的課,也受到92班如羅裕儀學姐簡余晏學姐的照顧,因此決定要在專班創辦學長姐制度,希望讓每一個學弟妹進入EMA後,除了同學跟老師之外,還有學長姐幫忙快速熟悉環境進入學習狀態.
在94屆入學時,我們93班為94班舉辦了以前沒有的迎新活動,邀請傳院的老師們跟EMA學長姐們都一起來歡迎研一新同學的加入.下面這張圖就是94年9月的照片,蘇蘅老師,百齡老師,翁秀琪老師,陳清河老師都在圖片中.
聖誕聯誼活動,也是為了增進專班感情在當年度所創辦的另一項活動.
很多人認為在職碩士班都是去交朋友的,不是紮實在唸書學習的.
我不知道別校的真實情況如何,但在政大傳院EMA唸書可不輕鬆,大家可都是兢兢業業在做學問!
課堂中每每對於同學們做出來的研究主題都覺得很驚豔,也覺得很有意思,總覺得如果只有我們二十幾個人彼此知道研究出些什麼,那些很棒的報告隨著學期結束就封存在自己可能久了就遺忘的電腦檔案裡不是太可惜了嗎?
我希望所有傳院的老師們都能知道專班的學生們都在研究些什麼?能夠主動跟專班的學生一起發展更多有意思對社會有影響的研究題目,也希望所有專班的學生們都互相知道有那些好題目跟好想法可以被發展或合作,也希望有興趣進入專班學習的傳播工作者能知道這個專班是個認真研究的團體,更希望傳播產業的決策者跟工作者都能加入善用這些研究結果.
所以2006年的五月,我們策劃舉辦了第一屆的專班點子大會,透過由老師們選出的研一研二同學的優秀研究報告,透過同學簡報的學術發表會議的型態彼此激盪.並選出年度優秀作品.
下圖是第一屆點子會議後的合照,除了羅文輝院長蘇蘅老師跟百齡老師之外,還有該次評審之一的張文強老師也在圖中,而站在我後面的詹慶齡學妹是當天的司儀,後來她嫁給了張文強老師,這是第一屆點子大會的意外插曲,也是美事一樁.
第一屆的主題在海報中很明確的揭示,
開啟EMA的學風傳承,建構學術與實務的精彩對話.
很開心這個活動也成了專班的特色活動之一.
海外見習是專班的一門暑期選修課,但目前為止只有我們班在2005年的暑假集體完成這門課.
我很期待學弟們能讓這堂傳說中的課再現.
這堂課為什麼很困難呢?
首先,它必須是一個為期五個工作天以上的海外學習活動,這對於在職的專班學生來說,請假五個工作天到海外去考察訪談寫報告,並不是人人可以執行的.
第二,它是一門課,所以不是隨便去做個訪談考察就能交差,它跟所有的課一樣必須事先提出研究企劃案給專班主任跟另一位評審老師,通過企劃案之後才能成行.
第三,考察結束後還要完成一份完整的研究報告給審查老師,通過才算得分 .
當年我們共有一個指導老師跟六位同學,所以要能完成整合計劃並協調出七個人能成行的時間,還要讓所有的參訪單位都能在為期五天的考察期間排出時間讓我們進行訪談.
說實話,是真的不簡單,但我們竟然完成了.我覺得除了大家的團結合作之外,
我們班有個TVBS大陸事務主管的林大法絕對是最主要的成功關鍵.
我們並非打散訪談,而是七個人共同進行六個不同主題,十場的拜會訪談活動.
每一場訪談都有主訪同學,其餘同學則協助問題的進行或攝影或錄音...
每天三餐跟晚上,我們都不斷進行討論訪談策略跟問題的修正及訪談所得的整理
一旦回到台北就不容易再補訪了.
下面這張圖是目前大陸非常有影響力的經濟觀察報,就是大法約到的採訪機會,
上個月跟大法回憶此事,他說現在可能也未必能約到這家媒體的老闆跟老總了.
秉持我一向認為研究就是為了分享的精神,在這個參訪團回台的前一晚,身為團長的我提出一項要求,
我希望所有團員都在回台後立刻準備書面報告書在開學前就提交給審查老師,
並在開學後立刻舉辦發表會,讓六個同學都正式提報自己的研究結果.
於是我們舉辦了專班的第一場海外見習發表會.
讓六個研究被完整發表,也跟專班的老師及同學們分享了要如何完成這樣的特別任務.
在專班期間,我和專班的學長姐,同學跟學弟妹常常被當時的專班主任蘇蘅老師要求或鼓勵參與學術發表活動,其中最酷的一個大事件就是從華夏傳播學術研討討會開始的.
當年政大輪到主辦這個華人四地(中港台新)傳播學術活動,羅文輝院長跟陳憶寧老師傾全力策劃,而蘇老師也身兼相關工作,便主動提出要安排一場PANEL論文發表,全由我們專班學生上場,因為蘇老師跟羅院長認為我們專班的同學兼有學術跟實務的實力,對其他所有四地的與會學者做發表會是政大傳院之光.
蘇老師欽點了92班的羅裕儀,葉育鎏學姐,我跟94班的吳如萍學妹跟蘇惠群學弟共五人上陣.
先要完成論文送審,通過後接著準備正式在研討會中發表.
聽說,那天,我們是聽眾最多的一場發表會,把三樓視聽教室擠得滿滿滿.
當場許多四地著名的學者都與會也提出問題跟我們五個人互動,
說實話我們緊張死了,但獲得的熱烈掌聲跟回應,讓我們五個人及蘇老師跟百齡老師都很驕傲的覺得,
我們專班真的是傳院的寶藏ㄚ!
蘇老師真的是很能讓專班成為除了傳院更是政大之光,
以政大為名出版的第一本書, 竟然是由傳院專班完成的.
原以為研討會結束就告一段落,不料蘇老師在會後竟然不放過我們,
要我們再把論文改寫成書,正式出版成為台灣第一本傳播個案書籍.
說實話真的是很辛苦,但我們竟然也還是完成這項挑戰.
下面的照片是我們的出書慶功宴,真是歷史的一刻ㄚ!
許多人會懷疑自己有辦法負擔工作跟唸書同時完成的壓力嗎?
我,和所有專班的畢業同學們都會告訴你,
在過去這十年的歲月中沒有任何一年能比在專班的這段時光,
更有能量,更有時間,更聰明.....
我可以完成這麼多挑戰,可以獲得這麼多,你們一定也可以的.
如果可以,我還想再回專班一直修課,永遠都不要畢業,不要離開這個可愛的學習成長環境.
留言列表